残损古建筑抗震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 ·古建筑木结构材料性能研究 | 第11-12页 |
| ·古建筑木结构营造技术研究 | 第12-14页 |
| ·古建筑木结构结构特点研究 | 第14-17页 |
| ·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第17-19页 |
|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木材材料性能与本构模型 | 第20-30页 |
| ·材料性能 | 第20-25页 |
| ·物理特性 | 第20-22页 |
| ·力学性能 | 第22-25页 |
| ·材性本构模型 | 第25-28页 |
| ·弹性本构方程 | 第25页 |
| ·弹性后的本构模型 | 第25-27页 |
| ·弹性强度准则 | 第27-28页 |
| ·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特殊构件残损机理分析 | 第30-38页 |
| ·燕尾榫构件受力机理和残损分析 | 第30-33页 |
| ·受力机理 | 第30-31页 |
| ·简化模型 | 第31-32页 |
| ·残损机理 | 第32-33页 |
| ·柱受力机理和残损分析 | 第33-36页 |
| ·受力机理 | 第33-34页 |
| ·简化模型 | 第34-35页 |
| ·残损机理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两柱框架柱残损模拟实验 | 第38-50页 |
| ·模型设计 | 第38-43页 |
| ·模型设计 | 第38-40页 |
| ·模型材料 | 第40页 |
| ·残损设计 | 第40-42页 |
| ·模型加载方案 | 第42-43页 |
| ·ABAQUS有限元模拟 | 第43页 |
| ·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构架的抗震性能 | 第43-45页 |
| ·柱脚残损 52mm,施加不同竖向荷载 | 第45-47页 |
| ·柱脚残损 70mm,施加不同竖向荷载 | 第47-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两柱框架燕尾榫残损模拟实验 | 第50-62页 |
| ·模型设计 | 第50-52页 |
| ·试件设计 | 第50页 |
| ·残损设计 | 第50-51页 |
| ·实验其他参数 | 第51页 |
| ·ABAQUS有限元模拟 | 第51-52页 |
| ·燕尾榫残损 4mm,不同竖向荷载 | 第52-54页 |
| ·燕尾榫残损 8mm,不同竖向荷载 | 第54-56页 |
| ·相同荷载,燕尾榫残损 4mm,8mm | 第56-58页 |
| ·燕尾榫残损和柱残损对比分析 | 第58-60页 |
| ·小结 | 第60-62页 |
| 第六章 四柱框架燕尾榫残损的地震反应分析 | 第62-74页 |
| ·模型设计 | 第62-67页 |
| ·试件设计 | 第62页 |
| ·实验加载方案 | 第62-65页 |
| ·残损设计 | 第65-66页 |
| ·ABAQUS有限元模拟 | 第66-67页 |
| ·实验现象及分析 | 第67-71页 |
| ·燕尾榫无残损 | 第67-68页 |
| ·燕尾榫残损 4mm | 第68-69页 |
| ·燕尾榫残损 8mm | 第69-70页 |
| ·燕尾榫残损 12mm | 第70-71页 |
| ·实验分析 | 第71页 |
| ·小结 | 第71-74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展望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 致谢 | 第84-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