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新浪微博“打赏文”研究--以“不加V”微博账号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一、绪论第10-14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研究背景第10页
  2、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第11-12页
  1、关于“打赏文”的研究现状第11页
  2、关于粉丝经济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13页
 (四)研究目的第13-14页
二、新浪微博“打赏文”的发展概述第14-20页
 (一)何谓微博“打赏文”第14页
 (二)产生背景第14-16页
  1、“打赏”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快速发展第14-15页
  2、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出版和阅读机制第15-16页
  3、微博平台的传播机制重塑传受关系第16页
 (三)发展现状第16-18页
 (四)微博“打赏”模式的特点第18-20页
  1、个性化、专业化第18页
  2、传受双方互动频繁第18-19页
  3、作品稳定、快速地更新第19-20页
三、个案研究:木子美和“不加V”第20-26页
 (一)木子美情况介绍第20-21页
 (二)“不加V”在新浪微博上的行为分析第21-24页
  1、爱“开盘口”第21-22页
  2、爱凑热闹,关注和参与热点事件第22页
  3、微博营销第22-23页
  4、写“打赏文”第23-24页
 (三)选择“不加V”为研究对象的原因第24-26页
  1、稳定且快速更新第24页
  2、内容多样化第24-25页
  3、有利于研究“打赏文”中的长尾经济第25-26页
四、案例分析第26-40页
 (一)内容分析第26-35页
  1、研究样本的选择及分析过程第26-32页
  2、研究结论第32-35页
 (二)深度访谈第35-40页
  1、访谈对象的选择及分析过程第35-37页
  2、研究结论第37-40页
五、微博“打赏文”的发展方向探究第40-44页
 (一)微博打赏模式的现存问题第40-42页
  1、打赏资源分配不均第40页
  2、用户打赏积极性较低第40-41页
  3、打赏的模板和反馈机制有待完善第41-42页
 (二)微博“打赏文”的未来发展趋势第42-44页
  1、加大力度资助优质作者,深挖原创内容第42页
  2、丰富打赏形式,改善打赏反馈机制第42-43页
  3、提升用户打赏的积极性第43-44页
六、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受众心理的电视危机报道研究
下一篇:多向互动:中国弹幕网站研究--以AcFun、Bilibili网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