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

高强韧多相钢工艺、组织、性能及相互关系的物理模拟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引言第12-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37页
   ·TRIP钢发展概述第15-20页
   ·各组成相对TRIP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第20-25页
   ·TRIP钢的本构模型第25-31页
     ·硬化方程第25-27页
     ·马氏体相变动力学模型第27-29页
     ·TRIP钢本构模型第29-31页
   ·同步辐射及中子衍射在TRIP钢研究中的应用第31-33页
   ·计算机模拟在TRIP钢研究中的应用第33-35页
     ·Thermo-Calc程序简介第33-34页
     ·DICTRA程序简介第34页
     ·Thermo-Calc和DICTRA程序在TRIP钢研究中的应用第34-35页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35-37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35-36页
     ·创新点第36-37页
3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第37-42页
   ·实验钢的化学成分第37-38页
   ·热处理工艺第38页
   ·组织表征第38-39页
   ·力学性能测试第39-40页
   ·原位高能X射线衍射实验第40-42页
4 低合金冷轧TRIP钢组织性能关系第42-60页
   ·实验钢的组织随贝氏体区保温时间的变化第42-48页
   ·实验钢的力学行为随贝氏体区保温时间的变化第48-53页
   ·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与材料加工硬化能力的关系第53-59页
 小结第59-60页
5 低合金TRIP钢本构模型的建立第60-75页
   ·基于位错理论的硬化方程第60-63页
   ·残余奥氏体转变动力学第63-65页
   ·Gladman型混合定则第65-68页
   ·模型对TRIP钢变形机理的反映第68页
   ·多相材料变形过程中应力的配分第68-71页
   ·多相材料变形过程中应变的配分第71-74页
 小结第74-75页
6 TRIP钢变形过程中的微观力学行为第75-96页
   ·原位HEXRD实验第75-77页
   ·实验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第77-79页
   ·实验钢变形过程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及组成相晶格应变的演变第79-83页
   ·实验钢变形过程中组成相的微观力学行为第83-92页
   ·实验钢变形过程中组成相之间应变的配分第92-95页
 小结第95-96页
7 本构模型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及模型的应用第96-113页
   ·模型中参数的确定第96-101页
     ·M-K模型第96-99页
     ·O-C模型第99-100页
     ·混合定则第100-101页
   ·拟合结果及混合定则中n值的变化第101-108页
   ·模型的应用第108-112页
 小结第112-113页
8 模型对低合金TRIP钢性能的预测及模型的改进第113-124页
   ·模型预测所用实验钢的组织及其力学性能第113-117页
   ·模型对实验钢性能的预测及其改进第117-123页
 小结第123-124页
9 低合金冷轧TRIP钢组织预测第124-139页
   ·临界区退火第125-127页
   ·贝氏体区保温第127-133页
   ·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的比较第133-138页
 小结第138-139页
10 结论第139-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3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53-15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低碳RAFM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相变法制备{100}织构电工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