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云母性质及选矿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云母基本性质 | 第12页 |
·云母的工业用途 | 第12-13页 |
·云母矿物的选矿研究现状 | 第13页 |
·高岭石性质及选矿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高岭石的基本性质 | 第13-14页 |
·高岭石(土)的工业用途 | 第14-15页 |
·高岭石(土)矿物的选矿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硅酸盐矿物浮选理论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硅酸盐矿物常用捕收剂 | 第16-18页 |
·硅酸盐矿物常用调整剂 | 第18页 |
·硅酸盐矿物浮选原理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样品的制备与性质 | 第23-24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23页 |
·样品的性质 | 第23-24页 |
·试验药剂、仪器及设备 | 第24-25页 |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5页 |
·pH缓冲液的制备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单矿物浮选试验 | 第25-26页 |
·动电位测定 | 第26页 |
·红外光谱测定 | 第26页 |
·吸附量测定 | 第26-28页 |
3 云母和高岭石浮选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第28-42页 |
·不同捕收剂下云母与高岭石的浮选行为研究 | 第28-33页 |
·不同捕收剂下云母的浮选行为 | 第28-29页 |
·不同捕收剂下高岭石的浮选行为 | 第29-31页 |
·十二胺和1431作用下云母和高岭石的浮选行为比较 | 第31-33页 |
·调整剂对云母和高岭石可浮性的影响 | 第33-36页 |
·淀粉对云母和高岭石的浮选的影响 | 第34页 |
·水玻璃对云母和高岭石的浮选的影响 | 第34-35页 |
·六偏磷酸钠对云母与高岭石浮选的影响 | 第35-36页 |
·混合捕收剂对云母与高岭石的浮选行为的影响研究 | 第36-40页 |
·混合捕收剂对云母浮选的影响 | 第36-38页 |
·混合捕收剂对高岭石浮选的影响 | 第38-39页 |
·阴阳混合捕收剂作用下云母和高岭石的浮选行为比较 | 第39-40页 |
·本章小节 | 第40-42页 |
4 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 | 第42-49页 |
·不同比例的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试验 | 第42-46页 |
·浮选时间和搅拌强度对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影响 | 第46-48页 |
·浮选时间对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影响 | 第46-47页 |
·搅拌强度对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影响 | 第47-48页 |
·本章小节 | 第48-49页 |
5 实际物料的浮选分离研究 | 第49-55页 |
·物料制备及性质 | 第49-50页 |
·物料制备 | 第49-50页 |
·物料性质 | 第50页 |
·浮选条件试验 | 第50-53页 |
·1431用量条件试验 | 第51-52页 |
·水玻璃用量条件试验 | 第52页 |
·精选次数条件试验 | 第52-53页 |
·开路浮选试验研究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6 药剂与云母及高岭石表面作用机理分析 | 第55-66页 |
·云母和高岭石的晶体结构 | 第55-57页 |
·云母的晶体结构 | 第55-56页 |
·高岭石的晶体结构 | 第56-57页 |
·捕收剂与云母及高岭石作用的吸附形式研究 | 第57-59页 |
·十二胺和1431在云母表面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7-58页 |
·十二胺和1431在高岭石表面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8-59页 |
·捕收剂对云母和高岭石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第59-62页 |
·捕收剂对云母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第59-60页 |
·捕收剂对高岭石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第60-61页 |
·1431对云母和高岭石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比较 | 第61-62页 |
·捕收剂在云母和高岭石表面上的吸附研究 | 第62-65页 |
·十二胺在云母及高岭石表面吸附量分析 | 第62-63页 |
·1431在云母及高岭石表面吸附量分析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