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11页 |
| ABSTRACT | 第11-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8页 |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 §1.3 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3-25页 |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6页 |
|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地质时空数据模型 | 第28-41页 |
| §2.1 地质时空数据模型概念框架 | 第28-30页 |
| §2.2 基于事件多因素驱动的地质时空数据概念模型 | 第30-31页 |
| §2.3 矿山动态开采过程模拟用例分析 | 第31-35页 |
| ·需求描述 | 第31页 |
| ·关键类定义 | 第31-34页 |
| ·矿山动态开采时空过程描述 | 第34-35页 |
| §2.4 滑坡过程监测与动态模拟用例分析 | 第35-40页 |
| ·需求描述 | 第35-36页 |
| ·关键类定义 | 第36-39页 |
| ·滑坡时空过程描述 | 第39-4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时空数据模型逻辑组织结构设计 | 第41-56页 |
| §3.1 系统工程库管理结构 | 第41页 |
| §3.2 地质时空对象管理 | 第41-46页 |
| ·时空地质对象逻辑框架 | 第42-43页 |
| ·三维地质空间对象管理 | 第43-44页 |
| ·地质时间对象管理 | 第44-46页 |
| §3.3 观测及传感器对象管理 | 第46-47页 |
| §3.4 事件驱动的运行管理及管道约束的传递机制 | 第47-51页 |
| §3.5 版本管理 | 第51-53页 |
| §3.6 过程管理 | 第53-54页 |
| §3.7 多因素驱动模型管理 | 第54-55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四章 基于NoSQL的多源地质时空数据存储与管理 | 第56-76页 |
| §4.1 时空数据存储访问接口 | 第56-63页 |
| §4.2 应用系统开发总体结构设计 | 第63-65页 |
| §4.3 分布式地质时空数据存储 | 第65-66页 |
| §4.4 主要存储结构设计 | 第66-70页 |
| §4.5 数据库配置与监控管理 | 第70-75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五章 地质时空数据模型构建的关键技术 | 第76-112页 |
| §5.1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 第76-83页 |
| §5.2 时空索引技术 | 第83-93页 |
| §5.3 动态监测信息实时可视化技术 | 第93-94页 |
| §5.4 三维传感器交互安装与实时接入 | 第94-103页 |
| §5.5 基于OPC接口的动态过程构建方法 | 第103-107页 |
| §5.6 基于多传感器观测过程构建方法 | 第107-111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 第六章 基于地质时空数据模型的应用 | 第112-119页 |
| §6.1 应用实例 | 第112-118页 |
| §6.2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9-121页 |
| §7.1 论文总结 | 第119-120页 |
| §7.2 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第120页 |
| §7.3 展望 | 第120-121页 |
| 致谢 | 第121-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2-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