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11-1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1-12页 |
·实验动物 | 第11页 |
·实验用药 | 第11页 |
·主要试剂 | 第11页 |
·实验仪器 | 第11-1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2-13页 |
·动物分组 | 第12页 |
·动物造模 | 第12页 |
·治疗(干预)方法 | 第12-13页 |
·标本采集 | 第13页 |
3. 指标检测 | 第13-15页 |
·RT-PCR检测 | 第13-14页 |
·Western-blot检测 | 第14-15页 |
·酶联免疫法检测 | 第15页 |
·放射免疫法检测 | 第15页 |
4. 统计处理 | 第15-16页 |
第二部分 结果 | 第16-25页 |
1. 各组兔基本情况 | 第16页 |
2. 兔蛋白多糖 | 第16-17页 |
3. 兔Ⅰ型胶原 | 第17页 |
4. 兔Ⅱ型胶原 | 第17-18页 |
5. 糖胺多糖 | 第18-19页 |
6. 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比值 | 第19-20页 |
7. 透明质酸 | 第20-21页 |
8. 蛋白多糖mRNA | 第21页 |
9. Ⅰ型胶原mRNA | 第21-22页 |
10. Ⅱ型胶原mRNA | 第22-25页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第25-30页 |
1. 蛋白多糖(proteoglycans,PGs)与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degeneration,IDD) | 第25页 |
2. 胶原蛋白(collagen)与椎间盘退变(IDD) | 第25-26页 |
3. 动物模型的选择 | 第26-27页 |
4. 中医对椎间盘退变的认识与研究 | 第27-28页 |
·椎间盘退变的病因病机 | 第27页 |
·中医治疗椎间盘退变的进展 | 第27-28页 |
5. 六味地黄丸与椎间盘退变 | 第28-29页 |
6.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附录 | 第35-47页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第35-36页 |
附录2:文献综述 | 第36-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录3:剂量换算 | 第46-47页 |
附录4:相关实验实物图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