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1 前言 | 第11-14页 |
| ·选题依据 | 第11-14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研究 | 第15-17页 |
| ·继续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 第17页 |
| ·继续教育必要性的研究 | 第17页 |
| ·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 | 第17-18页 |
| ·动因和价值取向的研究 | 第18-19页 |
|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面的研究 | 第19-20页 |
| ·继续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 | 第20页 |
| ·国内外比较研究 | 第20-22页 |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2-24页 |
|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22页 |
| ·专家访谈法 | 第22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22-23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23-24页 |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4-37页 |
| ·教育原理相关研究 | 第24页 |
| ·教育概念的界定 | 第24页 |
| ·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 第24页 |
| ·继续教育的起源 | 第24-25页 |
| ·继续教育概念的界定 | 第24页 |
| ·继续教育的形式 | 第24-25页 |
| ·继续教育的产生 | 第25页 |
| ·继续教育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 ·继续教育理论研究创始阶段(20 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末) | 第25页 |
| ·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发展阶段(20 世纪60年代至今) | 第25-26页 |
| ·教育、继续教育、培训的联系 | 第26页 |
| ·长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自然情况 | 第26-30页 |
| ·年龄与教龄结构 | 第26-27页 |
| ·学历与职称结构 | 第27-28页 |
| ·近3年体育教师的参培与科研情况 | 第28-29页 |
| ·继续教育知识体系与认知情况 | 第29-30页 |
| ·长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开展情况 | 第30-37页 |
| ·继续教育培训机构 | 第30-31页 |
| ·继续教育课程设置 | 第31-32页 |
|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 第32-33页 |
| ·继续教育规模 | 第33-34页 |
|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 ·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 | 第35-37页 |
| 5 对策 | 第37-44页 |
| ·齐抓共管,合力推培 | 第37-40页 |
| ·以政策为导向,保障继续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 第38页 |
| ·强化继续教育培训师资,提升实用性 | 第38-39页 |
| ·加强培训考核与跟踪 | 第39-40页 |
| ·丰富内容,满足需要 | 第40-41页 |
| ·巩固职业培训 | 第40-41页 |
| ·创新理念培训 | 第41页 |
| ·形式多样,适应发展 | 第41-43页 |
| ·继续教育内容丰富化 | 第41-42页 |
| ·培训形式多元化 | 第42-43页 |
| ·拓展项目,引入人才,服务竞技 | 第43-44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4-45页 |
| ·结论 | 第44页 |
| ·建议 | 第44-45页 |
| 附录 1 | 第45-47页 |
| 附录 2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个人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