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钢矫直机理及矫直模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矫直机简介 | 第9-12页 |
·矫直机的分类 | 第9-10页 |
·不同辊式矫直机的特点 | 第10-12页 |
·国内外矫直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矫直机技术的发展简介 | 第12页 |
·国内矫直机技术的发展简介 | 第12-13页 |
·矫直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3页 |
·ANSYS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13-14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4-15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弹塑性矫直理论 | 第15-35页 |
·弹塑性矫直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弹塑性弯曲时材料的分类 | 第15-16页 |
·矫直过程中弹塑性弯曲引用的假设 | 第16页 |
·矫直过程中的曲率关系 | 第16-20页 |
·曲率的定义 | 第16-18页 |
·应变与曲率的关系 | 第18-20页 |
·弯曲变形与弯矩的关系 | 第20-22页 |
·曲率方程式 | 第22-23页 |
·压弯挠度的计算 | 第23-29页 |
·传统理论解析方法 | 第23-27页 |
·工程上压弯挠度的计算方法 | 第2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精确的压弯挠度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矫直方案分析 | 第29-33页 |
·小变形矫直方案 | 第29-31页 |
·大变形矫直方案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弹塑性矫直理论在角钢矫直过程中的应用 | 第35-51页 |
·角钢结构的等效转化 | 第35-36页 |
·角钢矫直机的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36-41页 |
·辊距模型的建立 | 第36-39页 |
·辊径模型的建立 | 第39页 |
·辊数对矫直过程的影响 | 第39-40页 |
·矫直速度对矫直过程的影响 | 第40-41页 |
·辊身长度的确定 | 第41页 |
·角钢矫直过程的力能参数模型的建立 | 第41-46页 |
·矫直力矩模型 | 第41-42页 |
·矫直力模型 | 第42-44页 |
·矫直扭矩模型 | 第44-45页 |
·矫直功率模型 | 第45-46页 |
·角钢矫直机压下规程的设计 | 第46-49页 |
·角钢矫直过程中原始曲率与反弯曲率之间的关系 | 第46页 |
·角钢矫直过程中残余曲率和反弯曲率的关系: | 第46-47页 |
·角钢矫直压弯量的确定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角钢矫直过程的有限元仿真和结果分析 | 第51-67页 |
·角钢矫直过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1-57页 |
·角钢模型的简化 | 第51页 |
·定义单元类型 | 第51-52页 |
·模型参数 | 第52-54页 |
·角钢矫直模型的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第54-57页 |
·求解及过程控制 | 第57-58页 |
·后处理 | 第58页 |
·仿真结果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 第58-65页 |
·角钢的应力与应变变化 | 第58-63页 |
·角钢矫直力分析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角钢矫直机模型的建立 | 第67-73页 |
·压下装置设计 | 第67-70页 |
·压下螺丝的组成结构 | 第67-68页 |
·压下螺母的结构形式 | 第68-70页 |
·辊系设计 | 第70-71页 |
·机架设计 | 第71-72页 |
·3D打印角钢矫直机模型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3页 |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