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史回顾 | 第8-13页 |
(一)评点感悟期:清代嘉庆时期到一九四九年前 | 第8-9页 |
(二)沉寂期:一九五〇年到一九七十九年 | 第9-10页 |
(三)繁荣期:一九八〇年至今 | 第10-13页 |
二、本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三、本选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赵翼写作《瓯北诗话》的主客观原因 | 第15-23页 |
一、乾嘉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 | 第15-19页 |
(一)政治环境 | 第15-16页 |
(二)学术思想 | 第16-18页 |
(三)诗风的盛行 | 第18页 |
(四)书业的发达 | 第18-19页 |
二、赵翼自觉的“立言”意识 | 第19-23页 |
第三章 史学思维影响下的《瓯北诗话》 | 第23-35页 |
一、《瓯北诗话》的创新理论 | 第23-27页 |
(一)中国古代文学创新论述略 | 第23-24页 |
(二)《瓯北诗话》的创新理论 | 第24-27页 |
二、《瓯北诗话》的诗歌史观 | 第27-33页 |
(一)《瓯北诗话》的成书过程 | 第28-29页 |
(二)《瓯北诗话》的体例编排 | 第29页 |
(三)明清诗人的入选 | 第29-33页 |
三、《瓯北诗话》的诗学观与同时期其他诗论家诗学观的比较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瓯北诗话》的批评方法 | 第35-43页 |
一、知人论世法 | 第35-37页 |
二、归纳比较法 | 第37-40页 |
三、摘句法 | 第40-43页 |
(一)用摘句来说明自己在诗学上的见解 | 第40-41页 |
(二)用摘句法比较诗风的差异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瓯北诗话》的时代意义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