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技术的扎龙保护区丹顶鹤营巢生境适宜性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3S技术在鸟类生境研究中的应用 | 第10-13页 |
·3S技术 | 第10页 |
·3S技术在鸟类生境研究中的应用 | 第10-12页 |
·最大熵模型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丹顶鹤营巢生境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 扎龙保护区概况 | 第14-19页 |
·地理位置 | 第14-15页 |
·地质地貌 | 第15页 |
·水文 | 第15-16页 |
·生物资源 | 第16-17页 |
·植物资源 | 第16页 |
·动物资源 | 第16-17页 |
·社会经济 | 第17页 |
·人类活动 | 第17-19页 |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5页 |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野外采样 | 第20页 |
·丹顶鹤巢址定位 | 第20页 |
·丹顶鹤巢址微生境因子测定 | 第20页 |
·遥感影像处理 | 第20-22页 |
·影像预处理 | 第20-21页 |
·影像分类 | 第21-22页 |
·影像变换 | 第22页 |
·最大熵模型应用与数据处理 | 第22-24页 |
·模型原理 | 第22页 |
·模型检验 | 第22-23页 |
·数据来源 | 第23页 |
·输出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研究中应用的软件 | 第24-2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5-33页 |
·丹顶鹤巢址微生境选择 | 第25-26页 |
·最大熵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结果检验 | 第26-27页 |
·环境因子对丹顶鹤营巢生境影响分析 | 第27页 |
·丹顶鹤营巢生境适宜度与巢址微生境关系 | 第27-28页 |
·扎龙保护区丹顶鹤营巢生境变化 | 第28-33页 |
·保护区芦苇沼泽生境变化 | 第28-29页 |
·保护区营巢生境质量 | 第29-32页 |
·保护区可容纳丹顶鹤数量变化 | 第32-33页 |
5 讨论 | 第33-37页 |
·模型的选择 | 第33-34页 |
·MAXENT模型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 第34页 |
·宏观生境与微观生境的互证 | 第34-35页 |
·影响丹顶鹤营巢分布的环境因子 | 第35页 |
·适宜营巢生境的分布 | 第35-36页 |
·10年间保护区内丹顶鹤营巢生境适宜性变化 | 第36-37页 |
6 保护建议 | 第37-39页 |
·严格控制人为干扰 | 第37页 |
·加强宣传教育 | 第37页 |
·强化丹顶鹤科学研究与监测 | 第37-38页 |
·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移民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