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理论线损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 ·线损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 第9-12页 |
| ·线损的概念 | 第9-10页 |
| ·线损产生的原因 | 第10-11页 |
| ·线损电量的组成及分类 | 第11-12页 |
| ·理论线损分析 | 第12-14页 |
| ·理论线损计算的目的 | 第12页 |
| ·配电网理论计算基础 | 第12-13页 |
| ·线损计算分析 | 第13-14页 |
| ·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研究 | 第14-1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2 配电网的等值电阻计算 | 第18-25页 |
| ·配电网元件的等值电路 | 第18-21页 |
| ·电力线路的等值电路 | 第18-21页 |
| ·配电网的等值电阻 | 第21-24页 |
| ·电量法求等值电阻 | 第22-23页 |
| ·容量法求等值电阻 | 第23页 |
| ·配电线路的等值电阻计算实例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配电网理论线损的分析计算方法 | 第25-31页 |
| ·电量法 | 第25-27页 |
| ·线路负荷K系数的确定 | 第27-29页 |
| ·电量法的优点 | 第29页 |
| ·实例计算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4 鄢陵电网的理论线损计算 | 第31-44页 |
| ·鄢陵电网的现状 | 第31-34页 |
| ·鄢陵电网概况 | 第31页 |
| ·2010年经营情况 | 第31页 |
| ·供电设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 ·鄢陵电网的理论线损计算 | 第34-41页 |
|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所采用的方法 | 第34-35页 |
| ·典型代表日的选定 | 第35-36页 |
| ·鄢陵电网线损理论计算 | 第36-41页 |
| ·线损分析 | 第41-43页 |
| ·线损分析树图 | 第41页 |
| ·确定要因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5 鄢陵电网的降损措施 | 第44-69页 |
| ·配电网降损的技术措施 | 第44-61页 |
| ·电网改造 | 第44-47页 |
| ·加强电压质量与无功管理 | 第47-51页 |
| ·电网升压运行 | 第51-52页 |
| ·电网经济运行 | 第52-61页 |
| ·配电网降损的管理措施 | 第61-66页 |
| ·降损管理的日常管理措施 | 第61-64页 |
| ·降损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 | 第64-65页 |
| ·鄢陵电网的降损管理措施 | 第65-66页 |
| ·鄢陵电网的"十二五"规划和展望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6 结论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