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硬X射线同轴相衬成像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2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硬X射线同轴相衬成像技术研究概况第12-29页
     ·X射线同轴相衬成像理论第12-15页
     ·国外发展现状第15-23页
     ·国内发展现状第23-28页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8-29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9-3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本文的主体框架第30页
     ·各章内容具体安排第30-32页
第二章 硬X射线同轴相衬成像系统布局优化研究第32-59页
   ·优化方法的理论基础第32-34页
     ·点光源X射线相衬成像原理第32-33页
     ·成像系统参数第33-34页
   ·优化方法及数值模拟结果第34-56页
     ·一维高斯函数分布特征的物体第35-43页
     ·二维高斯函数分布特征的物体第43-50页
     ·台阶模糊边函数分布特征的物体第50-56页
   ·图像信噪比分析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三章 硬X射线同轴相衬图像处理方法研究第59-76页
   ·引言第59-60页
   ·图像特点及消噪分析第60-61页
     ·外部实验附加噪声第60页
     ·白斑噪声第60-61页
     ·计数噪声第61页
   ·相衬图像恢复及其方法第61-62页
   ·数值模拟第62-74页
     ·相衬图像消噪第62-65页
     ·相衬图像恢复第65-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四章 硬X射线同轴相衬成像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第76-135页
   ·引言第76-77页
   ·理论和方法分析第77-85页
     ·优化布局基本分析第77-80页
     ·宽谱射线源成像理论推导第80-85页
     ·微焦点光源等效能量测量方法分析第85页
   ·实验准备第85-91页
     ·光源第85-87页
     ·探测器第87-88页
     ·微焦点光机和IP板联合使用考核实验第88-90页
     ·降散射设计第90-91页
     ·物平面布局设计第91页
   ·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第91-125页
     ·空气吸收法分析微焦点光源等效能量第92-97页
     ·弱吸收样品的相衬成像与吸收成像对比实验第97-99页
     ·放大比M对相衬图像质量影响实验一第99-110页
     ·放大比M对相衬图像质量影响实验二第110-114页
     ·R在放大倍率M不变情况下对相衬图像质量影响实验第114-118页
     ·应用实验第118-125页
   ·相位恢复第125-132页
   ·本章小结第132-13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35-142页
   ·全文总结第135-140页
   ·研究展望第140-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49页
致谢第149-150页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冲击相变动力学过程的相场模型研究
下一篇:几种氮、氧多齿配体与镧系和次锕系元素配位化学研究—热力学和平衡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