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后勤部队业务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我军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现状研究 | 第12-13页 |
·美军信息系统集成现状研究 | 第13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7页 |
第二章 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技术研究 | 第17-35页 |
·传统信息系统集成的主要方案 | 第17-20页 |
·基于CORBA应用集成 | 第17-18页 |
·基于MOM应用集成 | 第18页 |
·基于J2EE应用集成 | 第18-19页 |
·基于COM/DCOM应用集成 | 第19-20页 |
·军队信息系统集成的主要内容研究 | 第20-26页 |
·军队信息系统集成的原则 | 第21-22页 |
·军队信息系统集成内容 | 第22-23页 |
·军队信息系统集成目标 | 第23-25页 |
·军队信息系统集成的内涵 | 第25-26页 |
·信息系统数据集成研究 | 第26-29页 |
·共享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 | 第27-28页 |
·部队共享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 第28-29页 |
·信息系统应用集成研究 | 第29-34页 |
·信息系统应用集成内涵 | 第29-31页 |
·标准化与信息系统应用集成的关系 | 第31页 |
·信息系统应用集成一般运用的方法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现代后勤部队业务信息系统集成平台需求分析 | 第35-45页 |
·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需求分析 | 第35-37页 |
·信息系统现状 | 第35-36页 |
·用户需求 | 第36页 |
·软件集成需求 | 第36页 |
·网络环境需求 | 第36-37页 |
·安全保密需求 | 第37页 |
·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设计方法 | 第37-39页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37-38页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38-39页 |
·设计原则 | 第39-41页 |
·互联、互通、互操作原则 | 第39页 |
·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 | 第39-40页 |
·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原则 | 第40页 |
·可靠性、抗毁性原则 | 第40页 |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原则 | 第40-41页 |
·安全保密原则 | 第41页 |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第41页 |
·设计目标 | 第41-43页 |
·建立集成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 | 第41-42页 |
·确认用户身份实现一站式登录 | 第42页 |
·集成应用系统实现一站式操作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现代后勤部队业务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设计 | 第45-59页 |
·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45-50页 |
·网络结构总体设计 | 第45-47页 |
·技术体系结构设计 | 第47-49页 |
·构建体系模型设计 | 第49-50页 |
·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详细设计 | 第50-58页 |
·集成平台主要函数设计 | 第50-54页 |
·与现有系统的集成 | 第54-56页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现代后勤部队业务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实现 | 第59-73页 |
·系统平台的体系框架 | 第59-60页 |
·集成平台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59页 |
·客户端访问层 | 第59-60页 |
·集成门户层 | 第60页 |
·务信息系统层 | 第60页 |
·单点登录技术实现 | 第60-64页 |
·form表单单点登录 | 第61-62页 |
·非form表单的单点登录 | 第62-63页 |
·对单点登录的改造 | 第63-64页 |
·务子系统挂接集成技术实现 | 第64-68页 |
·单机版信息系统的挂接集成 | 第64-66页 |
·C/S版业务信息系统的挂接集成 | 第66-67页 |
·B/S版业务信息系统的挂接集成 | 第67-68页 |
·安全访问机制的实现 | 第68-71页 |
·后勤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用户安全验证 | 第68-69页 |
·用户的IP地址绑定访问控制 | 第69-70页 |
·基于分组和角色的访问控制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测试与验证 | 第73-83页 |
·测试环境 | 第73-74页 |
·测试内容 | 第74-78页 |
·测试用例 | 第74-76页 |
·功能测试 | 第76-77页 |
·性能测试 | 第77-78页 |
·测试结果分析与实际应用效果 | 第78-80页 |
·与传统“烟囱”式信息孤岛的对比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3-85页 |
·总结 | 第83页 |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