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木材加工工业、家具制造工业论文--加工工艺论文--制材加工论文

基于氯化亚铁的栎木变色工艺与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木材变色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木材的成分及结构与颜色的关系第13-14页
            1.2.2.1 木质素与木材颜色的关系第13页
            1.2.2.2 木材抽提物与木材颜色的关系第13-14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4-17页
        1.3.1 研究目标第14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3 技术路线第15-17页
2 氯化亚铁诱导栎木变色工艺研究第17-23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17-18页
        2.2.1 实验材料第17页
        2.2.2 实验设备第17页
        2.2.3 实验方法第17-1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18-22页
        2.3.1 正交实验结果第18-19页
        2.3.2 各因素对木材变色效果的影响第19-22页
            2.3.2.1 氯化亚铁质量浓度对变色效果的影响第19-20页
            2.3.2.2 处理时间对变色效果的影响第20页
            2.3.2.3 处理温度对变色效果的影响第20-21页
            2.3.2.4 干燥温度对变色效果的影响第21-22页
    2.4 小结第22-23页
3 氯化亚铁诱导栎木变色颜色稳定性研究第23-33页
    3.1 引言第2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3.2.1 实验材料第23页
        3.2.2 实验设备第23-24页
        3.2.3 实验方法第24-2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5-31页
        3.3.1 氯化亚铁诱导栎木变色后耐水稳定性分析第25-26页
        3.3.2 氯化亚铁诱导栎木变色后光稳定性分析第26-29页
        3.3.3 紫外光老化前后的变色栎木单板紫外漫反射光谱分析第29-30页
        3.3.4 紫外光老化前后的变色栎木单板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分析第30-31页
    3.4 小结第31-33页
4 氯化亚铁变色处理对栎木颜色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第33-43页
    4.1 引言第33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33-34页
        4.2.1 实验材料第33页
        4.2.2 实验设备第33页
        4.2.3 实验方法第33-3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4-42页
        4.3.1 栎木变色前后的CIELAB色调指数分析第34-35页
        4.3.2 栎木变色前后的SEM-Mapping分析第35-36页
        4.3.3 栎木变色处理前后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36-37页
        4.3.4 栎木变色处理前后的紫外漫反射光谱分析第37页
        4.3.5 栎木变色处理前后的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分析第37-38页
        4.3.6 栎木变色处理前后的X光电子能谱分析第38-41页
        4.3.7 氯化亚铁处理栎木变色反应机理分析第41-42页
    4.4 小结第42-43页
5 抽提物成分对栎木氯化亚铁变色的影响第43-67页
    5.1 引言第43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43-46页
        5.2.1 实验材料第43-44页
        5.2.2 实验设备第44页
        5.2.3 实验方法第44-46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46-65页
        5.3.1 抽提处理对栎木氯化亚铁变色的影响第46-59页
            5.3.1.1 抽提处理与变色处理的CIELAB色调指数分析第46-53页
            5.3.1.2 抽提与变色处理前后的木材可见光光谱分析第53-54页
            5.3.1.3 抽提前后栎木的紫外漫反射光谱分析第54-55页
            5.3.1.4 抽提前后栎木的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分析第55-56页
            5.3.1.5 抽提前后栎木的X光电子能谱分析第56-59页
        5.3.2 抽提物成分分析第59-62页
            5.3.2.1 抽提物成分鉴定第59-60页
            5.3.2.2 二氧六环抽提物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第60-61页
            5.3.2.3 二氧六环抽提物红外透射光谱分析第61-62页
        5.3.3 抽提物与抽提物单体试样变色分析第62-65页
            5.3.3.1 抽提物与抽提物单体试样变色前后的颜色变化第62-63页
            5.3.3.2 抽提物单体试样配合物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第63-64页
            5.3.3.3 抽提物单体试样配合物红外透射光谱分析第64-65页
    5.4 小结第65-67页
6 结论与建议第67-69页
    6.1 结论第67页
    6.2 创新点第67-68页
    6.3 建议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个人简介第73-75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75-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董必武法制思想研究
下一篇: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