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路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国际分工理论 | 第16-17页 |
·比较成本理论 | 第16页 |
·要素禀赋理论 | 第16-17页 |
·区域合作理论 | 第17-19页 |
·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理论 | 第17页 |
·产业转移理论 | 第17-18页 |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0-29页 |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 第20-21页 |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 第21页 |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方式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 | 第21-22页 |
·黑龙江省对俄投资以资源类项目为主 | 第22页 |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22-28页 |
·对俄经贸合作主体弱小 | 第22-23页 |
·双边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 第23-24页 |
·对俄投资合作缺少大企业参与和大项目带动 | 第24-25页 |
·双边经贸合作环境欠佳 | 第25-26页 |
·贸易壁垒高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联动效应实证分析 | 第29-34页 |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对双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第29-30页 |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贸易引力模型 | 第30-33页 |
·构建修正的贸易引力模型 | 第31-32页 |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贸易引力模型计量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5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路径分析及评价 | 第34-45页 |
·劳务合作路径分析及评价 | 第34-35页 |
·承包工程项目 | 第34-35页 |
·劳务输出 | 第35页 |
·贸易合作路径分析及评价 | 第35-39页 |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源型产品 | 第36-37页 |
·边境贸易占主导地位 | 第37-39页 |
·投资合作路径分析及评价 | 第39-41页 |
·资源开发投资 | 第39-40页 |
·建立合资企业 | 第40-41页 |
·科技合作路径分析及评价 | 第41-43页 |
·建立对俄科技合作中心 | 第41-42页 |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人才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6 完善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路径的措施 | 第45-54页 |
·完善劳务合作路径措施 | 第45-46页 |
·“独立式”承包项目 | 第45-46页 |
·建立劳务输出人员培训机构 | 第46页 |
·完善贸易合作路径措施 | 第46-49页 |
·建立对俄农产品基地 | 第47-48页 |
·延长资源产品贸易产业链 | 第48-49页 |
·完善投资合作路径措施 | 第49-51页 |
·基础设施投资 | 第49-50页 |
·共同设立边境大型银行 | 第50-51页 |
·完善科技合作路径措施 | 第51-53页 |
·引进技术基础上加以自主创新 | 第51-52页 |
·加速创建对俄合作高科技产业园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