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天然乳胶的概述 | 第10-12页 |
·天然胶乳的主要成分 | 第10-11页 |
·天然乳胶的性质 | 第11-12页 |
·天然乳胶的应用 | 第12页 |
·改性天然乳胶的研究 | 第12页 |
·有机硅的概述 | 第12-19页 |
·有机硅的结构与性质 | 第13-14页 |
·有机硅乳液的合成与分类 | 第14-18页 |
·有机硅乳液的发展 | 第18-19页 |
·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及应用 | 第19-21页 |
·水性聚氨酯的特点 | 第19页 |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 第19-20页 |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 第20-21页 |
·聚合物共混改性与接枝改性方法的研究 | 第21-22页 |
·聚合物共混改性方法的研究 | 第21-22页 |
·聚合物接枝改性方法的研究 | 第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5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22-23页 |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23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3-25页 |
第2章 有机硅共混改性天然乳胶的研究 | 第25-38页 |
·引言 | 第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30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25-26页 |
·实验仪器与测试设备 | 第26-27页 |
·实验步骤 | 第27-29页 |
·表征与测试 | 第29-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有机硅乳液与天然乳胶不同比例共混物的Zeta电位表征测试 | 第30-31页 |
·有机硅乳液与天然乳胶不同比例共混物的平均粒径大小及分析 | 第31-32页 |
·有机硅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水接触角测试 | 第32-33页 |
·有机硅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表面形貌表征 | 第33-34页 |
·有机硅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力学性能 | 第34-35页 |
·有机硅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耐溶剂性 | 第35-36页 |
·有机硅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表面微观形貌表征 | 第36-37页 |
·本章结论 | 第37-38页 |
第3章 有机硅接枝改性天然乳胶的研究 | 第38-51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2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39-40页 |
·实验仪器与测试设备 | 第40页 |
·实验步骤 | 第40-41页 |
·表征与测试 | 第41-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0页 |
·有机硅接枝天然乳胶的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第42-43页 |
·有机硅接枝天然乳胶的转化率、接枝率与时间的关系 | 第43-44页 |
·有机硅接枝天然乳胶的热失重分析 | 第44-45页 |
·有机硅接枝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水接触角测试 | 第45-46页 |
·有机硅接枝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表面形貌表征 | 第46-47页 |
·有机硅接枝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力学性能 | 第47-48页 |
·有机硅接枝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耐溶剂性 | 第48-49页 |
·有机硅接枝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表面微观形貌表征 | 第49-50页 |
·本章结论 | 第50-51页 |
第4章 有机硅接枝水性聚氨酯对天然乳胶的改性研究 | 第51-59页 |
·引言 | 第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4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51-52页 |
·实验仪器与测试设备 | 第52页 |
·实验步骤 | 第52-53页 |
·表征与测试 | 第53-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8页 |
·有机硅接枝聚氨酯的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第54-55页 |
·有机硅接枝聚氨酯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水接触角测试 | 第55-56页 |
·有机硅接枝聚氨酯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表面形貌表征 | 第56-57页 |
·有机硅接枝聚氨酯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力学性能 | 第57页 |
·有机硅接枝聚氨酯共混改性天然乳胶薄膜的耐溶剂性 | 第57-58页 |
·本章结论 | 第58-5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