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关于地应力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碳酸盐岩裂缝的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固-流-热耦合的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复合场作用研究的基本原理 | 第19-26页 |
·有效应力原理 | 第19-20页 |
·宏观连续介质法 | 第20-22页 |
·达西定律 | 第22-24页 |
·虚位移原理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复合场作用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模型 | 第26-37页 |
·复合场作用的数学模型 | 第26-32页 |
·热应变方程 | 第26-27页 |
·耦合渗流方程 | 第27-29页 |
·耦合变形方程 | 第29-32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2-36页 |
·岩石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33-35页 |
·边界力的确定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岩石裂缝的分析研究及岩石破裂计算准则 | 第37-52页 |
·裂缝的分类 | 第37-42页 |
·按裂缝的尺寸分类 | 第37页 |
·按裂缝的成因分类 | 第37-40页 |
·按裂缝的形态分类 | 第40-42页 |
·研究区碳酸盐岩的裂缝类别 | 第42页 |
·冀中探区岩石裂缝发育的影响因素 | 第42-45页 |
·岩石破裂计算准则 | 第45-51页 |
·莫尔-库伦剪破裂准则 | 第45-48页 |
·格里菲斯准则 | 第48-49页 |
·Hawk-brown准则 | 第49-50页 |
·德鲁克-普拉格准则 | 第50页 |
·拉伸破坏准则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复合场作用下地层的应力计算及顶面裂缝发育情况 | 第52-68页 |
·研究区域的地质概况 | 第52-53页 |
·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53-55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5-56页 |
·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56-60页 |
·岩石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56-59页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59-60页 |
·应力分布情况 | 第60-63页 |
·研究区域顶面裂缝发育情况 | 第63-67页 |
·剪切裂缝发育情况 | 第63-64页 |
·张裂缝发育情况 | 第64-65页 |
·裂缝发育情况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