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蜂窝状活性炭吸附CO2及电解吸过程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前言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第2章 二氧化碳吸附材料及工艺综述第12-28页
   ·温室效应的影响第12页
   ·二氧化碳的减排第12-16页
     ·CO_2的减排措施第12-13页
     ·二氧化碳的捕集第13-15页
     ·二氧化碳的封存第15页
     ·国内外CO_2减排的现状第15-16页
   ·CO_2分离回收技术第16-20页
     ·吸收法第17-18页
     ·吸附法第18-19页
     ·膜分离法第19-20页
     ·低温蒸馏法(深冷分离法)第20页
   ·吸附工艺简介第20-24页
     ·变压吸附(PSA)第20-21页
     ·变温吸附(TSA)第21页
     ·电解吸工艺(ESA)第21-24页
   ·吸附材料第24-28页
     ·碳基材料第24-25页
     ·碳材料改性第25-28页
第3章 蜂窝状活性炭吸附CO_2/N_2平衡等温线第28-47页
   ·蜂窝状活性炭第28-29页
     ·蜂窝状活性炭第28-29页
     ·K_2CO_3浸渍蜂窝状活性炭第29页
   ·蜂窝状活性炭表征第29-30页
   ·吸附等温线理论模型第30-32页
     ·Langmuir模型第30页
     ·Multi-site Langmuir模型第30-31页
     ·Viral模型第31-32页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第32-34页
     ·测定原理第32页
     ·实验测量步骤第32-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38页
     ·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表征第34-35页
     ·SEM分析第35-36页
     ·红外分析第36-37页
     ·元素分析第37-38页
   ·蜂窝碳材料上CO_2/N_2吸附平衡的比较第38-39页
   ·吸附等温线的拟合第39-45页
     ·CO_2/N_2在蜂窝碳上的吸附平衡及拟合第39-45页
   ·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蜂窝状活性炭导电导热性能的研究第47-54页
   ·实验装置第47-48页
   ·实验内容及能耗计算方法第48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53页
     ·蜂窝状煤基活性炭的导电导热性第48-50页
     ·蜂窝状煤基活性炭能耗计算第50-51页
     ·蜂窝状椰壳活性炭的导电导热性及能耗计算第51-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蜂窝状活性炭吸附CO_2及电解吸过程的研究第54-78页
   ·实验装置流程第54-56页
   ·动态CO_2吸附/电解吸实验第56页
   ·蜂窝状煤基活性炭吸附CO_2及电解吸过程第56-68页
     ·进料浓度对CO_2吸附容量的影响第56-58页
     ·进料浓度对电解吸过程及能耗的影响第58-62页
     ·解吸温度对电解吸过程及能耗的影响第62-64页
     ·吹扫气速对电解吸及能耗的影响第64-66页
     ·压缩机/风机能耗估算第66-68页
   ·蜂窝状椰壳活性炭吸附CO_2及电解吸过程第68-77页
     ·进料浓度条件对CO_2吸附容量的影响第68-69页
     ·进料浓度对电解吸及能耗的影响第69-73页
     ·解吸温度对电解吸工艺及能耗的影响第73-75页
     ·吹扫气速对电解吸工艺及能耗的影响第75-77页
   ·小结第77-78页
第6章 论文结论与建议第78-80页
   ·结论第78-79页
   ·存在不足与建议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enton氧化及厌氧消化对城市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污泥调理及深度脱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