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前言 | 第10-17页 |
| 1 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 | 第10-12页 |
| ·人工催熟——切除单侧眼柄 | 第10-11页 |
| ·眼柄激素的组成 | 第11-12页 |
| 2 卵巢的成熟——卵黄发生作用 | 第12-14页 |
| ·卵巢发育分期 | 第12-13页 |
| ·卵黄蛋白原合成部位的研究 | 第13-14页 |
| 3 血蓝蛋白功能的研究 | 第14-15页 |
| 4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 第15-16页 |
|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在甲壳动物中的研究 | 第16页 |
| 5 荧光定量 PCR | 第16-17页 |
| 6 实验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 第一章 凡纳滨对虾卵巢和肝胰腺差异表达基因文库的构建 | 第17-4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8页 |
|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 ·实验方法 | 第18-28页 |
| ·实验结果 | 第28-38页 |
| ·菌落 PCR 检测 | 第28-29页 |
| ·消减效率检测 | 第29-30页 |
| ·卵巢差异表达基因 | 第30-33页 |
| ·肝胰腺差异表达基因 | 第33-36页 |
| ·卵巢和肝胰腺特异基因 | 第36-37页 |
| ·卵巢和肝胰腺共有表达基因 | 第37-38页 |
| ·讨论与分析 | 第38-43页 |
| ·主要差异基因 | 第38-41页 |
| ·肝胰腺和卵巢在不同发育期的特异性表达基因 | 第41页 |
| ·肝胰腺和卵巢在不同发育期的共有表达基因 | 第41-43页 |
| 第二章 部分差异表达基因 mRNA 在凡纳滨对虾卵巢不同发育时期的实时荧光定量 PCR分析 | 第43-5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 ·实验结果 | 第45-52页 |
| ·引物设计 | 第45-47页 |
| ·标准曲线与溶解曲线 | 第47-49页 |
| ·部分差异基因相对表达量 | 第49-52页 |
| ·讨论与分析 | 第52-54页 |
| ·三条基因的表达位点 | 第52页 |
| ·三条基因的变化趋势 | 第52-53页 |
| ·极孔样蛋白 mRNA 相对表达量变化与功能的分析: | 第53页 |
| ·血小板反应蛋白 mRNA 相对表达量变化与功能的分析: | 第53-54页 |
| ·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 mRNA 相对表达量变化与功能的分析: | 第54页 |
| 第三章 凡纳滨对虾卵黄蛋白原和血蓝蛋白 mRNA 在卵巢不同发育时期的半定量 PCR 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析 | 第54-64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 ·实验结果 | 第56-61页 |
| ·引物设计 | 第56-57页 |
| ·半定量 PCR | 第57-58页 |
| ·荧光定量 PCR | 第58-61页 |
| ·讨论与分析 | 第61-64页 |
| ·血蓝蛋白与卵黄蛋白原 mRNA 半定量分析 | 第61-62页 |
| ·卵黄蛋白原 mRNA 荧光定 PCR 的分析 | 第62-63页 |
| ·血蓝蛋白 mRNA 荧光定量 PCR 分析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