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的视觉表现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绪论 | 第6-10页 |
| 第一节 课题研究背景 | 第6页 |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6页 |
| 第三节 相关理论背景 | 第6-10页 |
| 一.“图式说”与“投射论” | 第6-7页 |
| 二.“有意味的形式” | 第7-8页 |
| 三.“陌生化” | 第8-10页 |
| 第一章 “错体”设计概念解析 | 第10-14页 |
| 第一节 “错体”的转意运用——此“错”非彼错 | 第10-11页 |
| 第二节 “错体”艺术的源起 | 第11-14页 |
| 第二章 “错体”在视觉传达中的表现 | 第14-29页 |
| 第一节 平面设计中的“错体”表现 | 第15-23页 |
| 一.字体设计中的“错体”表现 | 第15-19页 |
| 二.图形设计中的“错体”表现 | 第19-22页 |
| 三.版式设计中的“错体”表现 | 第22-23页 |
| 第二节 技术设备中的“错体”表现 | 第23-29页 |
| 一.印刷中的“错体”表现 | 第23-24页 |
| 二.数码技术中的“错体”表现 | 第24-29页 |
| 第三章 利用“错体”思维创造新的“错体”设计 | 第29-35页 |
| 第一节 非常规的创造力——有意发现 | 第29页 |
| 第二节 非常规的判断力——将错就错 | 第29-35页 |
| 第四章 “错体”设计的价值评判 | 第35-38页 |
| 第一节 “错体”设计的“反设计”精神 | 第35-36页 |
| 第二节 “错体”设计的审美价值 | 第36页 |
| 第三节 “错体”设计的生存空间 | 第36-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 作者简介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