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16页 |
第一节 严羽“妙悟说”研究综述 | 第6-10页 |
第二节 严羽审美倾向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第三节 严羽“妙悟”说及审美倾向研究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第12-16页 |
第一章 “妙”、“悟”的解释史 | 第16-22页 |
第一节 “妙”的解释史 | 第16-18页 |
第二节 “悟”的解释流 | 第18-22页 |
第二章 庄禅思想的产物 | 第22-30页 |
第一节 严羽“妙悟”思想的一分为二 | 第22-27页 |
第二节 《沧浪诗话》“妙”的美学属性 | 第27-30页 |
第三章 盛唐诗歌美学特点与“兴趣”的美学含义 | 第30-48页 |
第一节 唐诗美学特征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具体诗歌分析 | 第32-40页 |
第三节 严羽诗歌创作的美学特点 | 第40-45页 |
第四节 “兴象”的审美特征 | 第45-48页 |
第四章 严羽美学思想倾向的二重性分析 | 第48-56页 |
第一节 基于量上的分析 | 第48-50页 |
第二节 严羽美学倾向二重性表现 | 第50-52页 |
第三节 严羽美学倾向二重性原因 | 第52-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