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死亡意识的概念界定与文学地位 | 第9-10页 |
·死亡意识的概念界定 | 第9页 |
·死亡意识与文学 | 第9-10页 |
·中西方文学对死亡意识的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死亡意识在文学创作中 | 第10-11页 |
·对死亡主题的个案分析 | 第11-12页 |
·哈萨克族文学对死亡意识的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死亡意识与哈萨克文学 | 第12-13页 |
·哈萨克作家文本中的死亡意识 | 第13-14页 |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第二章 哈萨克族代表作家笔下的死亡表达 | 第14-30页 |
·穆合塔尔·阿乌埃佐夫的死亡表达——觉醒、淡然 | 第14-17页 |
·穆合塔尔·阿乌埃佐夫生平及创作 | 第14-15页 |
·库南拜脚底的罪恶 | 第15-16页 |
·安静、平淡、不慌乱 | 第16-17页 |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死亡表达——温情、敬畏 | 第17-21页 |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生平及创作 | 第17页 |
·对死亡的温情表达 | 第17-18页 |
·对死亡的从容、敬畏 | 第18-20页 |
·对生命与时间的认知 | 第20-21页 |
·朱玛拜·比拉勒的死亡表达——关怀、救赎 | 第21-24页 |
·朱马拜·比拉勒的生平及创作 | 第21-22页 |
·关怀、救赎——以《寡妇》、《报丧鸟》中的死亡描写为例 | 第22-24页 |
·夏木斯·胡玛尔的死亡表达——呼唤、追求 | 第24-27页 |
·夏木斯·胡玛尔的生平及创作 | 第24-25页 |
·呼唤亲情——以《长满蒿草的原野》为例 | 第25-26页 |
·唤醒人性——以《博克勇士》为例 | 第26-27页 |
·哈依霞笔下的死亡表达——哀唱、回归 | 第27-28页 |
·哈依霞·塔巴热克的生平及创作 | 第27页 |
·“魂”的哀唱与回归 | 第27-28页 |
·阿维斯汗的死亡表达——悲情、无奈 | 第28-30页 |
·阿维斯汗的生平及创作 | 第28-29页 |
·情爱、婚姻与死亡——以《命运》《你在何方》《爱情与诅咒》为例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哈萨克族作家创作中的死亡意识在草原上 | 第30-35页 |
·死亡意识在汉民族文学和哈萨克族文学中 | 第30-32页 |
·乐生安死的达观 | 第30-31页 |
·情爱至上的凄美 | 第31页 |
·投身赴死的崇高 | 第31-32页 |
·哈萨克作家笔下的死亡意识的形成 | 第32-35页 |
·哈萨克的族文化的心理积淀 | 第32-33页 |
·哈萨克的地域文化的心理积淀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作者简介 | 第3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