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地质学论文--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论文--海洋沉积论文

长江北支口门圆陀角附近潮滩沉积特征及其记录的海岸环境变化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科学问题与选题意义第10-13页
     ·科学问题第10-12页
     ·选题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3-22页
     ·国外淤泥质潮滩研究进展第13-16页
     ·国内粉砂淤泥质潮滩研究进展第16-18页
     ·长江北支淤积与演化研究进展第18-19页
     ·江苏海岸动态变化研究进展第19-22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2-24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24-35页
   ·地质地貌第25-28页
     ·地质背景第25-26页
     ·海岸地貌第26-28页
   ·气候条件第28-29页
   ·水文及海洋动力概况第29-30页
     ·近海水文第29-30页
     ·风暴潮第30页
   ·土壤与植被第30-31页
   ·大规模围垦等人类活动对长江北支和圆陀角潮滩演变的影响第31-35页
     ·人类大规模围垦背景下的长江北支演变第31-33页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圆陀角附近海岸变化第33-35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35-48页
   ·野外考察与采样第35-39页
     ·野外考察第35页
     ·表层和柱状岩芯样品的采集第35-39页
   ·实验室分析第39-42页
     ·粒度分析第39-40页
     ·~(137)Cs比活度分析第40页
     ·石英砂扫描电镜分析第40页
     ·磁化率分析与计算第40-41页
     ·元素分析第41-42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2-48页
     ·粒度参数计算及沉积物分类第42-43页
     ·沉积速率计算方法第43-45页
     ·重金属污染指数计算第45-48页
第四章 结果分析第48-89页
   ·沉积物粒度变化第48-59页
     ·表层沉积物粒度变化第48-54页
     ·圆陀角柱状岩芯沉积物粒度特征第54-59页
   ·~(137)Cs剖面反映的圆陀角潮滩沉积速率第59-61页
     ·~(137)Cs剖面反映的圆陀角潮滩YT孔岩芯的沉积速率第59-60页
     ·~(137)Cs剖面反映的圆陀角潮滩YY孔岩芯的沉积速率第60-61页
   ·沉积物石英砂扫描电镜分析第61-67页
   ·沉积物磁化率分析第67-70页
   ·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70-78页
     ·表层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70-74页
     ·圆陀角YY孔岩芯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74-78页
   ·近期圆陀角附近海岸沉积地貌特征与动态变化第78-87页
     ·圆陀角附近海岸沉积地貌特征第78-81页
     ·人与自然协同影响下的圆陀角附近潮滩近期沉积地貌动态变化第81-87页
   ·圆陀角附近潮滩沉积物输移趋势第87-89页
第五章 讨论第89-120页
   ·圆陀角潮滩沉积物记录的人与自然协同作用下的海岸环境变化第89-93页
   ·圆陀角及其附近区域现代沉积速率第93-94页
   ·圆陀角附近潮滩YY孔岩芯元素地球化学的环境意义第94-99页
   ·近期人与自然协同影响下圆陀角附近潮滩沉积地貌动态变化第99-103页
     ·近期圆陀角附近潮滩沉积地貌动态变化的原因分析第99-101页
     ·圆陀角附近潮滩近期地貌动态演化模式第101-103页
   ·圆陀角附近潮滩沉积物的物源指示第103-111页
     ·长江北支口门圆陀角附近潮滩泥沙来源第103-106页
     ·圆陀角附近潮滩重金属来源分析第106-111页
   ·圆陀角附近潮滩沉积物记录的海岸环境质量变化第111-120页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析第112-116页
     ·柱状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析第116-12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20-125页
   ·结论第120-122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22-123页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附录A: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38-139页
附录B:博士期间论文成果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冬季持续性低温事件的特征及其与大气低频振荡的联系
下一篇:鄂尔多斯块体和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上地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