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3-16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6-35页 |
第一章 草乌研究概况 | 第16-29页 |
1 化学研究 | 第16-19页 |
2 药理作用研究 | 第19-20页 |
3 毒理研究 | 第20-22页 |
4 炮制减毒研究 | 第22-23页 |
5 草乌的现代临床应用 | 第23页 |
6 展望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9页 |
第二章 药用真菌发酵研究 | 第29-35页 |
1 药用真菌化学及药理 | 第29-30页 |
2 药用真菌发酵工程 | 第30-31页 |
3 药用真菌发酵中药的目的及应用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5-152页 |
第一章 基于双向固体发酵优选草乌-真菌组合 | 第35-53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第一节 草乌药材品质鉴定 | 第36-4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基于生长适应性筛选药用真菌的研究 | 第41-4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3-45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5-46页 |
第三节 药用真菌双向固体发酵后酵菌质中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分析 | 第46-5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3 结果 | 第47-51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第二章 基于减轻心律失常及增强药效的草乌-真菌组合研究 | 第53-71页 |
前言 | 第53页 |
第一节 药用真菌双向固体发酵草乌后菌质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 第53-5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3-5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4-55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第二节 药用真菌双向固体发酵草乌后菌质的心律失常实验研究 | 第57-6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8-64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第三节 药用真菌双向固体发酵草乌后菌质的抗炎镇痛实验研究 | 第66-7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6-6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7-70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第三章 扇菇菌发酵草乌的研究 | 第71-121页 |
引言 | 第71-74页 |
第一节 不同发酵时间扇菇双向固体发酵草乌对草乌基质的影响 | 第74-7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7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4-75页 |
4 讨论 | 第75-76页 |
第二节 不同发酵时间扇菇双向固体发酵草乌后菌质中生物碱含量变化研究 | 第76-8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7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6-78页 |
3 结果 | 第78-80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80-81页 |
第三节 扇菇双向固体发酵草乌后菌质中总生物碱及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变化 | 第81-8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81-8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2-8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3-84页 |
4 讨论 | 第84-85页 |
第四节 扇菇双向固体发酵草乌后菌质的主要药效的研究 | 第85-9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85-8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6-8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7-93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93-94页 |
第五节 扇菇液体发酵草乌药材的研究 | 第94-11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9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94-98页 |
3 结果 | 第98-109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109-110页 |
第六节 扇菇液体发酵草乌总生物碱的研究 | 第110-11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1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1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10-113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113-114页 |
第七节 扇菇菌液体发酵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单体成分的研究 | 第114-12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1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1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14-119页 |
4 讨论 | 第119-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四章 灵芝发酵草乌的研究 | 第121-141页 |
引言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3页 |
第一节 不同发酵时间灵芝菌对草乌基质的发酵情况 | 第123-12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2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2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23-124页 |
4 讨论 | 第124-125页 |
第二节 不同发酵时间对灵乌菌质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第125-12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2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25页 |
3 结果 | 第125-127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127-128页 |
第三节 灵乌菌质中总生物碱及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第128-13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2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28-12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29-130页 |
4 讨论 | 第130-131页 |
第四节 灵乌菌质的主要药效的研究 | 第131-13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31-13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32-13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33-139页 |
4 讨论 | 第139页 |
本章小结 | 第139-141页 |
第五章 4种固体发酵菌质“谱-效-毒“相关性的研究 | 第141-15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41页 |
2 分析方法 | 第141-150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150-15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52-155页 |
附录 | 第155-16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2-164页 |
致谢 | 第164-165页 |
作者简介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