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经济法论文--国际财政金融法论文

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软法问题研究

论文创新点第1-6页
缩略语表第6-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7页
绪论第17-28页
 一、研究背景与价值第17-2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6页
 三、研究方法第26-27页
 四、论文的不足之处第27-28页
第一章 全球金融治理的基础理论第28-55页
 第一节 国际金融社会与全球金融治理第29-33页
  一、国际金融社会的特质第29-30页
  二、国际金融社会的现实与需要第30-32页
  三、全球金融治理的提出第32-33页
 第二节 全球金融治理的内涵第33-43页
  一、全球金融治理的目标第34-36页
  二、全球金融治理的主体第36-38页
  三、全球金融治理的对象第38-39页
  四、全球金融治理的方式第39-41页
  五、全球金融治理的多元规则第41-43页
 第三节 全球金融治理中软法的基本理论第43-55页
  一、国际软法的理论基础第44-48页
  二、国际软法的概念与内涵第48-50页
  三、国际软法的分类第50-51页
  四、国际软法的功能与意义第51-52页
  六、国际软法的约束力第52-53页
  七、国际软法与国际硬法的关系第53-55页
第二章 全球金融治理中软法的地位和作用第55-68页
 第一节 传统国际公法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局限第55-58页
  一、国际习惯法的局限第56页
  二、国际条约的局限第56-58页
 第二节 全球金融治理对于软法的需求第58-60页
  一、全球治理理念与软法的需求第58-59页
  二、国际金融社会特性与软法的需求第59-60页
 第三节 全球金融治理中软法的作用第60-68页
  一、节约谈判成本第61-62页
  二、避免主权限制第62-63页
  三、容许政策偏好的分歧第63-64页
  四、提供统一的国际标准第64-65页
  五、回应现实不确定性第65-66页
  六、作为持续磋商的基础第66-68页
第三章 全球金融治理中软法的制定第68-101页
 第一节 全球金融治理中软法的制定主体第68-89页
  一、国际组织第69-76页
  二、国际金融机构第76-85页
  三、金融稳定委员会第85-89页
 第二节 全球金融治理中制定软法的决定因素——与硬法比较而言第89-93页
  一、文本形式第90-91页
  二、参与者的意愿第91-92页
  三、内容与主题第92-93页
 第三节 全球金融治理中软法的制定过程及其启示第93-101页
  一、圣地亚哥原则的制定过程第94-98页
  二、全球金融治理中软法制定的启示第98-101页
第四章 全球金融治理中软法的效力依据第101-122页
 第一节 传统国际法理论对效力依据的理解第101-105页
  一、自然法学派的观点第101-102页
  二、实证法学派的观点第102-103页
  三、社会连带法学派的观点第103-104页
  四、对各学派观点的评析第104-105页
 第二节 国际关系学对效力依据的理解第105-115页
  一、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第105-112页
  二、从国际机制理论的角度第112-113页
  三、从社会控制理论的角度第113-115页
  四、对各理论观点的评析第115页
 第三节 对巴塞尔协议效力依据的分析第115-122页
  一、正式部门的约束第116-118页
  二、市场约束第118页
  三、市场进入限制第118-120页
  四、市场信号第120页
  五、跨境外部性第120-121页
  六、监管成本第121-122页
第五章 全球金融治理中软法的发展第122-145页
 第一节 全球金融治理中具体软法的发展第122-132页
  一、软法数量的增加第122-124页
  二、软法质量的提高——以危机后巴塞尔协议的深化与细化为例第124-129页
  三、部分软法的硬化——以《FATF四十项建议》为例第129-132页
 第二节 全球金融治理之软法体系的发展第132-145页
  一、危机前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第132-135页
  二、国际金融监管软法体系的缺陷第135-136页
  二、有关硬化软法体系的主张第136-140页
  三、最终的现实选择——金融稳定委员会第140-141页
  四、金融稳定委员会的近期工作及启示第141-145页
结语第145-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6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病毒RNA在Hela细胞内发生复制并诱导细胞凋亡的相关途径研究
下一篇:基于无线数传电台的传感器网络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