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信号自动诊断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3-20页 |
·心电信号的识别方法 | 第14-15页 |
·QRS波群的识别方法 | 第15-20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第2章 心电信号 | 第22-30页 |
·心电信号的产生机理 | 第22-23页 |
·心电图 | 第23-26页 |
·典型波形 | 第24-25页 |
·典型间期和典型段 | 第25-26页 |
·记录形式 | 第26-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心电信号预处理 | 第30-35页 |
·心电信号的噪声与干扰分析 | 第30-32页 |
·基线校正 | 第32-34页 |
·中值滤波原理 | 第32页 |
·实例仿真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心电图特征提取 | 第35-46页 |
·R波的检测定位 | 第35-43页 |
·过零点检测技术的原理 | 第36-37页 |
·基于过零点技术的R波检测定位 | 第37-42页 |
·实例仿真与分析 | 第42-43页 |
·Q、S波的检测定位 | 第43-44页 |
·P、T波的检测定位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心电信号的诊断 | 第46-54页 |
·诊断标准 | 第46-49页 |
·常用判别规则 | 第46-48页 |
·12个主要特征参数 | 第48-49页 |
·诊断系统 | 第49-53页 |
·系统界面 | 第50-51页 |
·诊断实例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总结及展望 | 第54-56页 |
主要结论 | 第54页 |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