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8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7-8页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7页 |
(三) 研究意义和方法 | 第17-18页 |
一、1958 年文化革命运动历史背景 | 第18-29页 |
(一) 中共中央在社会主义建设速度上的分歧 | 第18-20页 |
(二) “不断革命”理论下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 | 第20-21页 |
(三) 工、农业“大跃进”的兴起和人民公社的建立 | 第21-23页 |
(四) 从温和到激进——解放思想,发动群众 | 第23-25页 |
(五) 文化革命运动的兴起 | 第25-29页 |
二、1958 年文化革命运动的实践与高潮 | 第29-54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改造——“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人” | 第29-35页 |
(二) 扫除文盲——“逐步减少文盲” | 第35-37页 |
(三) 兴办教育——“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第37-45页 |
(四) 文化艺术领域——“使文艺宣传成为推动中心工作的工具而不是成为节外生枝” | 第45-49页 |
(五) 医疗卫生事业——“消灭疾病,人人振奋,移风易俗,改造国家” | 第49-51页 |
(六) 历史调查——“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 第51-52页 |
(七) 文化革命运动其他方面内容 | 第52-54页 |
三、对文化革命运动的简要评价 | 第54-59页 |
(一) 文化革命运动各项工作内容之间的关系 | 第54-55页 |
(二) 文化革命运动的客观作用 | 第55-56页 |
(三) 文化革命运动存在的问题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