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 ·铁与人体健康 | 第8-9页 |
| ·铁的生理作用 | 第8-9页 |
| ·铁在食物中存在的形式 | 第9页 |
| ·缺铁症状 | 第9页 |
| ·铁含量的检测方法 | 第9-10页 |
| ·原子吸收光谱法 | 第9-10页 |
| ·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第10页 |
|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第10页 |
| ·水稻铁含量的差异性 | 第10-12页 |
| ·水稻不同部位铁含量差异 | 第10-11页 |
| ·水稻不同基因型间铁含量差异 | 第11页 |
| ·籽粒铁含量与粒形相关 | 第11-12页 |
| ·富铁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 | 第12页 |
| ·水稻籽粒铁含量QTL分析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QTL的方法研究 | 第13-16页 |
| ·QTL作图群体 | 第13-14页 |
| ·构建图谱的分子标记 | 第14-15页 |
| ·QTL定位的方法 | 第15-16页 |
|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富铁水稻种质资源筛选 | 第18-2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 ·供试材料 | 第18页 |
| ·铁含量测定方法 | 第18-19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2页 |
| ·水稻种质资源籽粒铁含量分析 | 第19-21页 |
| ·宁夏本地品种与外引品种铁含量的比较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水稻籽粒铁含量遗传分析及其与粒形性状的相关性 | 第22-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2页 |
| ·供试材料 | 第22页 |
| ·测定方法 | 第22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8页 |
| ·水稻籽粒铁含量的遗传分析 | 第22-24页 |
| ·宁夏水稻种质资源籽粒铁含量与粒形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24-28页 |
| 第四章 水稻籽粒铁含量QTL分析 | 第28-3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 ·供试材料 | 第28页 |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 ·DNA质量的检测 | 第32页 |
| ·SSR引物的筛选 | 第32-33页 |
|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33-36页 |
| ·水稻籽粒铁含量的QTL分析 | 第36-38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38-42页 |
| ·水稻籽粒铁含量的差异 | 第38页 |
| ·富铁水稻资源的筛选 | 第38-39页 |
| ·水稻籽粒铁含量与粒形的相关性 | 第39页 |
| ·水稻籽粒铁含量的分布及遗传分析 | 第39-40页 |
| ·水稻籽粒铁含量QTL分析 | 第40-4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 ·结论 | 第42页 |
| ·展望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 致谢 | 第50-52页 |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