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木质素季铵化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目录第1-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水体中阴离子去除方法的综述第12-13页
     ·阴离子废水来源及其危害第12页
     ·阴离子废水的处理方法第12-13页
   ·关于木质素基吸附剂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木质素现状第13-14页
     ·木质素应用情况第14-15页
     ·木质素作为吸附分离材料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5-16页
   ·木质素基季铵化改性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第16-17页
   ·本课题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其主要内容第17-20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7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第2章 木质素季铵化改性实验第20-34页
   ·引言第20页
   ·实验所需原料、试剂和仪器第20-22页
     ·实验原料和试剂第20-21页
     ·实验所用仪器第21-22页
   ·有机溶剂 DMF 中木质素季铵化改性(D-LQA)第22-27页
     ·主要实验方法第23-24页
     ·实验机理分析第24-26页
     ·合成工艺条件优化第26-27页
   ·NaOH 水溶液中木质素季铵化改性(CS-LQA)第27-30页
     ·主要实验方法第27-28页
     ·机理分析第28-29页
     ·产率分析第29页
     ·NaOH 溶液浓度的影响第29-30页
   ·其他木质素季铵化改性方法(E-LQA,D-CL-LQA)第30-32页
     ·主要接枝改性实验方法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木质素季铵化改性产物特性第34-48页
   ·基本结构与性能表征方法第34-36页
     ·环氧值的测定第34-35页
     ·木素中羟基量31P-NMR 分析检测第35页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FTIR)第35-36页
     ·Zeta 电位测定第36页
     ·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变化(SEM)第36页
     ·元素分析第36页
   ·D-LQA 基本结构与性能表征第36-40页
     ·~(31)P-NMR 分析第36-38页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FTIR)第38页
     ·Zeta 电位分析第38-39页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39-40页
   ·CS-LQA 基本结构与性能表征第40-43页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FTIR)第40-41页
     ·扫描电镜 SEM 分析第41页
     ·元素分析-氮含量分析第41-42页
     ·Zeta 电位分析-不同 pH 环境下第42-43页
   ·E-LQA,D-CL-LQA 基本结构与性能表征第43-47页
     ·不同木质素接枝改性产率比较第43页
     ·正交实验结果及优化实验第43-44页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FTIR)分析第44-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木质素季铵化改性产物吸附性能分析第48-58页
   ·产物吸附性能测试方法第48-51页
     ·硝酸根的吸附测定方法第48页
     ·六价铬的吸附测试方法第48-49页
     ·总磷的吸附测定方法第49-50页
     ·硫酸根的吸附测定方法第50-51页
   ·D-LQA 吸附性能测试第51-52页
     ·吸附能力测试第51页
     ·吸附等温线第51-52页
   ·CS-LQA 吸附性能测试第52-54页
   ·E-LQA,D-CL-LQA 吸附性能测试第54-56页
     ·E-LQA 吸附能力第54-55页
     ·D-CL-LQA 吸附能力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4页
   ·结论第58-62页
     ·对于原料木质素的选择第58-59页
     ·不同溶剂的选择第59-61页
     ·本文总结第61-62页
   ·本研究创新之处第62页
   ·下一步工作计划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2页
致谢第72-74页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74-79页
 一、发表学术论文第74-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相变微乳液及定形低共熔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低温溶解体系中纤维素薄膜与凝胶的制备、结构与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