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球根花卉类论文

中国石蒜离体培养过程中腋芽发生的发育学机理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7页
 1 石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核型分析第12页
   ·分子系统学第12-13页
   ·组织培养第13页
 2 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第13-24页
   ·组织培养(离体培养)的概念第13-17页
     ·分生组织或顶芽(茎尖)培养第16-17页
     ·薄层培养第17页
     ·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第17页
   ·离体培养器官发生的调控机制第17-19页
     ·离体培养过程中的发育事件第18页
     ·离体培养中腋芽的起源及参与其发生的基因第18-19页
   ·KNOX 基因与茎尖分生组织发育第19-24页
     ·KNOX I 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第19页
     ·茎尖分生组织的结构第19-24页
 3 主要技术方法第24-26页
   ·植物基因克隆的主要方法第24-25页
   ·植物基因表达的检测、分析方法第25-26页
     ·荧光定量 PCR第25-26页
     ·原位杂交技术第26页
 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中国石蒜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的组织学研究第27-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30页
   ·材料第27页
     ·外植体的制备第27页
     ·培养基成分第27页
   ·离体培养过程第27-29页
     ·诱导腋芽发生第28页
     ·腋芽增殖第28页
     ·再生球茎生根第28-29页
     ·培养条件第29页
   ·统计指标及分析方法第29页
   ·植株再生的形态和组织学观察第29-30页
     ·形态学观察第29页
     ·组织学观察第29-3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0-31页
   ·5种处理对诱导腋芽再生的效果第30页
   ·植株再生的形态学阶段划分及腋芽发生的组织学观察第30-31页
 3 讨论第31-35页
   ·中国石蒜离体培养的形态发生过程第31-32页
   ·腋芽再生过程中的发育学事件第32-35页
第三章 中国石蒜离体培养过程中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第35-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材料第35-36页
   ·方法第36-37页
     ·基因组 DNA 提取第36页
     ·ISSR 和 SRAP 体系的建立第36页
     ·扩增产物的检测第36页
     ·数据统计及分析第36-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页
   ·ISSR 标记分析第37页
   ·SRAP 标记分析第37页
   ·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第37页
 3 讨论第37-42页
第四章 中国石蒜离体培养过程中 3 种同工酶分析第42-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材料第42页
   ·药品和试剂第42页
   ·酶液制备第42页
   ·制胶及电泳条件第42-43页
   ·凝胶染色第4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3页
 3 讨论第43-46页
第五章 中国石蒜离体培养过程中 4 种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规律第46-5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材料第46页
   ·方法第46-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2页
   ·初始材料的内源激素水平第47页
   ·快反应阶段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第47-48页
     ·CKs 和 IAA 在快反应阶段的变化规律第47页
     ·ABA 和 GAs 在快反应阶段的变化规律第47-48页
   ·慢反应阶段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第48-52页
     ·CKs 和 IAA 在慢反应阶段的变化规律第48页
     ·ABA 和 GAs 在慢反应阶段的变化规律第48-52页
 3 讨论第52-59页
   ·鳞茎再生过程中的发育事件第53-54页
   ·鳞茎所处的生理状态及 4 种内源激素在离体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第54-56页
     ·ABA 和 GAs 的作用第55页
     ·IAA 与 CKs 的作用第55-56页
   ·激素的作用机制第56-59页
     ·调控细胞分裂周期第56-57页
     ·生长素极性运输第57-59页
第六章 多糖、多淀粉植物 RNA 提取方法的比较及在石蒜属植物中的建立第59-7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9-64页
   ·材料第59-60页
   ·溶液与试剂第60页
   ·操作步骤第60-62页
   ·RNA 质量检测第62-63页
   ·总 RNA 中 DNA 消化第63页
   ·cDNA 合成及质量检测第63-6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4-67页
   ·9种提取方法的效果比较第64-65页
   ·改良方法在石蒜属 5 种植物上的有效性检测第65-67页
   ·内参基因 Actin 的电泳检测第67页
 3 讨论第67-72页
   ·RNA 提取方法的比较及裂解液主要成分的作用第67页
   ·本方法的特点第67-72页
第七章 中国石蒜 KNOX 基因的同源克隆和序列分析第72-87页
 1 材料第72-73页
   ·植物材料第72页
   ·菌株与载体第72页
   ·试剂与试剂盒第72页
   ·缓冲液、试剂和培养基第72页
   ·仪器设备第72-73页
 2 实验内容与方法第73-80页
   ·中国石蒜鳞叶总 RNA 提取、检测及定量第73-74页
     ·总 RNA 提取第73页
     ·总 RNA 质量检测第73页
     ·DNaseⅠ处理纯化总 RNA第73-74页
     ·RNA 质量复检第74页
   ·第一链 cDNA 合成第74页
   ·引物设计与实验思路第74-80页
     ·3′RACE 巢式 PCR第75页
     ·3′RACEcDNA 制备第75页
     ·3′RACE 巢式扩增第75-76页
     ·目的片段的回收和纯化第76页
     ·片段与载体的连接第76页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76-77页
     ·5′RACE 巢式 PCR第77-80页
     ·中国石蒜 KNOX 基因 cDNA 全长的获得第80页
   ·序列分析第8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80-87页
   ·RNA 质量第80页
   ·中国石蒜 KNOX 基因的同源克隆第80-84页
   ·中国石蒜 KNOX 基因序列分析第84-85页
   ·LcKNOX1 基因的聚类分析第85-87页
第八章 离体培养过程中中国石蒜 KNOX 基因的实时定量表达分析第87-10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8-91页
   ·材料第88页
   ·方法第88-91页
     ·各时期 RNA 提取第88页
     ·cDNA 合成第88页
     ·实时定量 PCR第88-91页
     ·操作平台及分析软件第9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1-102页
   ·RNA 质量第91-92页
   ·引物筛选第92-94页
   ·目标基因的扩增效率第94-95页
   ·内参基因的选择第95-98页
   ·LcKNOX1 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第98-102页
 3 讨论第102-104页
   ·荧光定量 PCR 程序的优化第102页
   ·内参基因的选择第102-103页
   ·KNOX 基因的表达第103页
   ·改进离体培养的建议第103-104页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04-106页
 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04页
 2.主要创新点第104页
 3.问题与展望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9页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119-120页
摘要第120-123页
Abstract第123-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核桃人工林养分诊断及生态经营技术研究
下一篇:湖北海棠(Malus.hupehensis)及近缘种的matK和ITS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