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农村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7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5页
     ·关于非正规金融内涵第11-12页
     ·关于非正规金融产生原因的文献综述第12-15页
     ·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趋势第15页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16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6-17页
2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点第17-22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发展历史第17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第17-19页
     ·民间信贷第17-18页
     ·合会第18页
     ·银被第18页
     ·钱庄第18页
     ·民间票据市场第18-19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模第19页
   ·非正规金融的法律地位第19-20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主要特点第20-22页
3 农村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原因分析第22-35页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第22-24页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资源向城市配置的偏向第22页
     ·农村国有金融机构的刚性退出,使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急需外部融资第22-23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产生是一个诱导性制度变迁过程第23-24页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第24-27页
     ·充当抵押品的社会关系第24-25页
     ·重复博弈与信誉机制第25-27页
   ·从中国小农经济的角度分析第27-30页
     ·中国农户的特殊性第27-28页
     ·中国小农金融需求第28-29页
     ·传统金融需求下的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产生第29-30页
   ·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角度分析第30-35页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特点第30-32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应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产生和逐步发展第32-35页
4 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及问题第35-39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存在的合理性第35-36页
     ·非正规金融是农村金融体系所必不可少的部分第35页
     ·非正规金融有助于建立市场化的利率水平第35-36页
     ·非正规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金的配置效率第36页
       ·非正规金融的存在能促使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落后的制度和经营手段第36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第36-39页
     ·内部管理不规范第36-37页
     ·在政府法律法规上处于不利的地位第37页
     ·范围和规模的局限性不利于其风险的分散第37页
     ·有可能引发投机、欺诈等问题的发生第37-38页
     ·规模上的扩张会削弱其在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上的优势第38-39页
5 国外的非正规金融管理经验第39-42页
   ·美国经验第39-40页
   ·日本经验第40-42页
6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管理的对策第42-48页
   ·传统的遏制手段不可行第42页
   ·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管理应遵循疏堵并举、市场选择原则第42-43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取决于金融体系的自我完善第43页
   ·政府应引导非正规金融的正确发展第43-44页
   ·完善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第44页
   ·在非正规金融制度中建立登记机制及相关法律制度第44-45页
   ·根据非正规金融的组织形式有条件地进行差异化改造第45-46页
   ·促进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有效合作和适度竞争第46页
   ·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加强对社会资金投向的引导第46-47页
   ·加快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第47页
   ·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规范非正规金融行为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综合风险指数模型的仓单质押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
下一篇:湖南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