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用VRLA蓄电池充放电策略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光伏系统综述 | 第8-11页 |
·光伏产业的发展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光伏发电的现状与趋势 | 第8-10页 |
·光伏系统概述 | 第10-11页 |
·光伏用VRLA蓄电池概述及化学特性 | 第11-15页 |
·铅酸蓄电池的基本原理 | 第11-12页 |
·VRLA蓄电池的化学特性 | 第12-15页 |
·光伏用VRLA蓄电池充放电控制技术的现状 | 第15-20页 |
·太阳能光伏阵列直接连接充电 | 第15页 |
·蓄电池恒压充电 | 第15-16页 |
·光伏阵列的恒压跟踪(CVT)充电 | 第16页 |
·太阳能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充电 | 第16-18页 |
·均衡充电 | 第18-19页 |
·变终止电压充电 | 第19页 |
·其它方式充电 | 第19-20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光伏用VRLA蓄电池的SOC估计 | 第21-41页 |
·光伏用VRLA蓄电池的SOC的定义 | 第21-22页 |
·影响VRLA蓄电池SOC的因素 | 第22-26页 |
·可恢复性影响因素 | 第22-25页 |
·不可恢复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光伏用VRLA蓄电池的SOC估计的传统方法 | 第26-31页 |
·内部参数测定 | 第26-27页 |
·外部参数测定 | 第27-30页 |
·外部参数测定法的适用局限 | 第30-31页 |
·光伏用VRLA蓄电池的SOC估计新方法的设计 | 第31-41页 |
·SOC估计方法的总策略 | 第31-32页 |
·安时法和温度的补偿 | 第32-33页 |
·采用预测开路电压的方法来预测蓄电池的SOC | 第33-37页 |
·目前比较常用的开路电压预测方法 | 第37-39页 |
·本文开路电压预测模型的实现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太阳能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 | 第41-55页 |
·太阳电池光伏特性 | 第41-47页 |
·光伏阵列发电的原理 | 第41-42页 |
·光伏电池的理想电路模型 | 第42-44页 |
·光伏方阵仿真模型 | 第44-47页 |
·太阳能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充电技术的概述 | 第47-52页 |
·在线方式MPPT | 第47-50页 |
·离线方式MPPT | 第50-52页 |
·其他MPPT方法 | 第52页 |
·本系统采用的MPPT控制策略 | 第52-55页 |
第四章 光伏用VRLA蓄电池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55-60页 |
·充电电路的选择 | 第56页 |
·MPPT | 第56页 |
·三阶段充电 | 第56-57页 |
·电压的温度补偿 | 第57-58页 |
·放电 | 第58页 |
·参数确定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光伏用VRLA蓄电池充放电策略的设计 | 第60-70页 |
·光伏系统蓄电池特殊性 | 第60-61页 |
·VRLA蓄电池简单充放电控制方法的设计 | 第61-67页 |
·充电控制策略 | 第61页 |
·充电控制方法 | 第61-62页 |
·充电过程的实现 | 第62-65页 |
·放电过程的实现 | 第65-66页 |
·实验 | 第66-67页 |
·VRLA蓄电池快速充电控制方法的设计 | 第67-70页 |
·快速充电基本理论 | 第67页 |
·析气电压的确定 | 第67-68页 |
·去极化控制与快速高效充电 | 第68页 |
·充电控制的策略 | 第68-70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