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古建筑用地及其相关概念 | 第14页 |
·古建筑用地的价值分析 | 第14页 |
·古建筑用地经济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4-15页 |
·以模糊综合评估模型为视角评估古建筑用地的经济价值 | 第1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21页 |
·古建筑用地的概念 | 第15-17页 |
·古建筑用地的特征 | 第17-20页 |
·古建筑用地的分类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3-24页 |
·创新之处 | 第23页 |
·不足之处 | 第23-2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36页 |
·文献综述 | 第24-30页 |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24-27页 |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第27-29页 |
·研究评述 | 第29-30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0-36页 |
·区位理论 | 第30-31页 |
·资源稀缺理论 | 第31-32页 |
·地租理论 | 第32-34页 |
·均衡价值理论 | 第34-36页 |
第3章 古建筑用地的经济价值分析 | 第36-46页 |
·古建筑用地的价值维度 | 第36-40页 |
·价值和价值论 | 第36页 |
·古建筑用地的内在价值判定 | 第36-38页 |
·古建筑用地的外在经济价值 | 第38-40页 |
·均衡价值论视角下古建筑用地的经济价值分析 | 第40-46页 |
·古建筑用地的供给 | 第40-42页 |
·古建筑用地的需求 | 第42-45页 |
·古建筑用地的市场均衡 | 第45-46页 |
第4章 古建筑用地经济价值评估研究 | 第46-56页 |
·古建筑用地经济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51页 |
·历史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7页 |
·精神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页 |
·社会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48页 |
·环境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49页 |
·其它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1页 |
·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51-56页 |
·模糊综合评估概述 | 第51-53页 |
·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建立 | 第53-56页 |
第5章 古建筑用地经济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 第56-64页 |
·估价对象概况 | 第56-57页 |
·基于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古建筑用地经济价值的评估 | 第57-62页 |
·计算普通建设用地地价 | 第57-58页 |
·建立调整系数体系 | 第58-62页 |
·对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分析评价 | 第62-64页 |
·运用前提及范围 | 第62页 |
·模糊综合评估的优势 | 第62页 |
·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不足 | 第62-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