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符号及缩略语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及微囊的研究进展 | 第16-38页 |
1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概况 | 第16页 |
2 四种中药研究概况 | 第16-23页 |
·淫羊藿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黄芩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三七研究概况 | 第20-22页 |
·野菊花研究概况 | 第22-23页 |
3 微囊研究进展 | 第23-32页 |
·囊材的选择 | 第24-28页 |
·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28-32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8页 |
第二章 中药黄酮成分复方对雏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 第38-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主要仪器 | 第39-40页 |
·试验动物及处理 | 第40页 |
·淋巴细胞增殖测定 | 第40页 |
·血清HI抗体效价测定 | 第40页 |
·攻毒保护效果测定 | 第40-41页 |
·数据分析 | 第41页 |
2 结果 | 第41-43页 |
·免疫应答试验结果 | 第41-42页 |
·免疫保护试验结果 | 第42-43页 |
3 讨论 | 第43-44页 |
4 小结 | 第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第三章 中药黄酮成分复方对鸡肠道酶活性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 第46-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50页 |
·试验材料 | 第46-47页 |
·主要仪器 | 第47页 |
·试验动物及处理 | 第47-48页 |
·蛋白酶活的测定 | 第48页 |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 第48-49页 |
·肠杆菌数量测定 | 第49页 |
·数据分析 | 第49-50页 |
2 结果 | 第50-51页 |
·肠道酶活性测定结果 | 第50-51页 |
·肠道菌群数量检测结果 | 第51页 |
3 讨论 | 第51-53页 |
·中药黄酮成分复方对鸡肠道酶活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中药黄酮成分复方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52-53页 |
4 小结 | 第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第四章 中药黄酮成分复方微囊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 第56-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9页 |
·试验材料 | 第56-57页 |
·主要仪器 | 第57页 |
·方法 | 第57-5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9-64页 |
·黄酮:HPMCP(M/M)测定结果 | 第59页 |
·HPMCP:丙酮(M/V) | 第59-60页 |
·分散相:液体石蜡(V/V) | 第60-61页 |
·硬脂酸镁的用量筛选结果 | 第61页 |
·搅拌时间 | 第61页 |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最优条件制备中药黄酮成分复方微囊的结果 | 第63页 |
·微囊体外溶出率的测定结果 | 第63-64页 |
3 讨论 | 第64页 |
4 小结 | 第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第五章 中药黄酮成分复方微囊对鸡体液免疫、抗病毒能力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66-7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6-69页 |
·试验材料 | 第66-67页 |
·主要仪器 | 第67页 |
·试验动物及处理 | 第67页 |
·血清HI抗体效价测定 | 第67页 |
·攻毒保护效果测定 | 第67页 |
·肠道酶活性测定 | 第67-69页 |
·数据分析 | 第69页 |
2 结果 | 第69-71页 |
·血清ND-HI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 | 第69页 |
·抗病毒试验结果 | 第69-70页 |
·肠道胰蛋白酶活性测定结果 | 第70-71页 |
·肠道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 | 第71页 |
3 讨论 | 第71-72页 |
·中药黄酮成分复方微囊对鸡体液免疫的影响 | 第71页 |
·中药黄酮成分复方微囊对鸡抗病毒能力的影响 | 第71-72页 |
·中药黄酮成分复方微囊对鸡肠道酶活性的影响 | 第72页 |
4 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全文总结 | 第76-78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