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一、主要创新 | 第14页 |
二、存在不足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第一节 研究范畴界定 | 第16-17页 |
一、商业银行 | 第16页 |
二、创新能力 | 第16页 |
三、金融创新能力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第17-18页 |
二、新古典学派的创新理论 | 第18页 |
三、制度创新学派的创新理论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构成 | 第19-20页 |
一、金融创新投入能力 | 第19页 |
二、金融创新实施能力 | 第19页 |
三、金融创新产出能力 | 第19-20页 |
四、金融创新保障能力 | 第20页 |
第四节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20-23页 |
一、人力资源 | 第20页 |
二、科技水平 | 第20-21页 |
三、风险管理 | 第21页 |
四、企业文化 | 第21-22页 |
五、创新机制 | 第22页 |
六、外部环境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构建及分析 | 第23-33页 |
第一节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3-24页 |
一、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 | 第23页 |
二、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 | 第23页 |
三、可得性与可比性原则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指标设计 | 第24-27页 |
一、国内学者构建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 第24页 |
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4-27页 |
第三节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7-33页 |
一、评价指标及样本选取 | 第27页 |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7-31页 |
三、结论及解释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基于组合评价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 第33-50页 |
第一节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评价方法选择 | 第33-37页 |
一、金融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比较 | 第33-34页 |
二、组合评价思路及方法选择 | 第34-37页 |
第二节 基于三种基本方法的分别评价 | 第37-45页 |
一、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第37页 |
二、层次分析法 | 第37-39页 |
三、熵值法 | 第39-42页 |
四、Topsis法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页 |
第三节 相对位次法的综合评价 | 第45-50页 |
一、运用Kendall协同系数法进行一致性检验 | 第45页 |
二、运用相对位次法综合评价 | 第45-48页 |
三、结论及分析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0-53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在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和获奖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