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皮科论文--现代医学皮肤病、性病论文

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表虚不固证的临床研究

目录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英文缩略语第11-12页
综述一 荨麻疹的中医研究概况第12-22页
 1 对病名的认识第12-13页
 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3-14页
   ·六淫致病,风邪为首第13页
   ·禀赋不耐,外邪袭表第13页
   ·脾胃虚弱,饮食不节第13-14页
   ·七情内伤,脏腑失调第14页
 3 中医治疗第14-20页
   ·内治第14-17页
   ·外治法第17-20页
 参考文献第20-22页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荨麻疹的认识第22-30页
 1 病因第22-23页
   ·食物及食品添加剂第22页
   ·药物第22页
   ·各种吸入物第22页
   ·感染第22页
   ·昆虫刺激第22-23页
   ·物理化学因素第23页
   ·精神及内分泌因素第23页
   ·遗传因素第23页
   ·内科疾病第23页
 2 发病机制第23-25页
   ·免疫性机制第23-24页
   ·非免疫机制第24-25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第25页
 3 临床表现及分型第25页
 4 治疗概况第25-28页
   ·去除诱发因素第26页
   ·药物治疗第26-27页
   ·心理辅导治疗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0页
前言第30-31页
1 研究目的第31页
2 研究对象第31-32页
   ·一般资料第31页
   ·西医诊断标准第31页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第31页
   ·入选标准第31页
   ·排除标准第31-32页
   ·剔除标准第32页
   ·脱落标准第32页
3 研究方法第32-33页
   ·随机分组第32页
   ·试验用药品第32页
   ·治疗方法第32页
   ·观察方法第32页
   ·疗效评价第32-33页
   ·安全性评价第33页
   ·统计方法第33页
4 结果第33-40页
   ·一般资料第33-35页
   ·症状严重度评分比较第35-37页
   ·中医证候评分第37-38页
   ·疗效评价第38-39页
   ·有效率评价第39-40页
   ·复发率评价第40页
   ·安全性评价第40页
   ·脱落病例第40页
5 讨论第40-45页
   ·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第40-41页
   ·加味玉屏风颗粒第41-42页
   ·对照药-玉屏风散颗粒剂第42页
   ·研究结果分析第42-44页
   ·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优势第44页
   ·不足与展望第44-45页
6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附表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个人简介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藏药余甘子鞣质部位体内成分分析
下一篇:黄金昶教授中医治疗食管癌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