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选题依据(选题目的、意义) | 第9-15页 |
|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相关概念的文献 | 第10-11页 |
| ·教学程序方面的研究 | 第11-12页 |
| ·我国篮球持球突破技术的研究 | 第12-13页 |
| ·我国篮球教学改革现状的研究 | 第13-15页 |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5-20页 |
|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20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5页 |
| ·专家访谈法 | 第15-16页 |
| ·调查问卷法 | 第16-17页 |
| ·教学实验法 | 第17-19页 |
| ·逻辑分析方法 | 第19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19-20页 |
| 3 篮球持球突破技术教学程序的设计 | 第20-31页 |
| ·篮球持球突破技术教学程序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 ·篮球持球突破技术的专项理论分析 | 第20-22页 |
| ·认知心理学理论 | 第22-23页 |
| ·教学控制论理论 | 第23-24页 |
| ·动作技能的学习理论 | 第24-26页 |
| ·篮球持球突破技术教学程序设计的原则 | 第26-27页 |
| ·科学性原则 | 第26页 |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6页 |
| ·循序渐进性原则 | 第26-27页 |
| ·最优化原则 | 第27页 |
| ·实效性原则 | 第27页 |
| ·篮球持球突破技术教学程序的设计 | 第27-31页 |
| ·篮球持球突破技术教学程序设计思路 | 第27-29页 |
| ·篮球持球突破技术教学程序的资源整合设计 | 第29-30页 |
| ·篮球持球突破技术教学程序具体的实施流程 | 第30-31页 |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 ·实验结果 | 第31-34页 |
| ·实验前后理论测试成绩均值对比结果 | 第31页 |
| ·实验前后脚步移动测试成绩均值对比结果 | 第31页 |
| ·实验前后脚步移动测试技能评定指标成绩均值对比结果 | 第31-32页 |
| ·实验前后持球突破行进间投篮测试成绩均值对比结果 | 第32页 |
| ·实验前后持球突破行进间投篮技能评定指标测试成绩均值对比结果 | 第32页 |
| ·实验前后持球突破急停投篮命中测试成绩均值对比结果 | 第32-33页 |
| ·实验前后持球突破急停投篮出手次数测试成绩均值对比结果 | 第33页 |
| ·实验前后教学比赛录像频数分析评定结果 | 第33-34页 |
| ·参与教学实验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定结果 | 第33-34页 |
| ·讨论与分析 | 第34-36页 |
| ·篮球教学程序通过设置情境问题,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把被动灌输变为主动探究 | 第34-35页 |
| ·篮球教学程序创设了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营造了良好课堂氛围,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 第35页 |
| ·篮球教学程序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练习氛围更加融洽 | 第35页 |
| ·篮球教学程序加强了学生战术思维能力,提高了持球突破技术的应用效果 | 第35-36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6-38页 |
| ·结论 | 第36页 |
| ·建议 | 第36-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致谢信 | 第40-41页 |
| 附件 | 第41-55页 |
| 附件1 | 第41-42页 |
| 附件2 | 第42-43页 |
| 附件3 | 第43-44页 |
| 附件4 | 第44-49页 |
| 附件5 | 第49-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