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英文縮写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35页 |
·钾在植物生长以及作物种植中的重要性 | 第12-14页 |
·钾的生理功能 | 第12-14页 |
·钾在土壤中的含量及分布 | 第14页 |
·植物钾营养吸收的分子机制 | 第14-15页 |
·植物钾通道和钾转运体的研究进展 | 第15-24页 |
·钾离子通道的研究 | 第15-16页 |
·钾离子转运体的研究 | 第16-21页 |
·水稻钾离子通道及转运体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其他植物中的钾离子通道及钾转运体介绍 | 第23-24页 |
·钾离子通道和钾转运体的调控机制 | 第24-28页 |
·转录水平调控 | 第24页 |
·翻译后调控 | 第24-28页 |
·电生理学技术研究离子通道简介 | 第28-34页 |
·电生理技术 | 第28-29页 |
·电压钳记录 | 第29-32页 |
·电流钳技术 | 第32-33页 |
·非损伤微测技术简介 | 第33-34页 |
·本研究工作的立题依据和意义 | 第34-35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35-71页 |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水稻 | 第35页 |
·拟南芥 | 第35页 |
·非洲爪蟾 | 第35页 |
·哺乳动物细胞系 | 第35页 |
·常用菌株 | 第35页 |
·克隆载体 | 第35页 |
·酶、试剂盒及各种化学药品 | 第35-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研究涉及的实验方法 | 第37-66页 |
·材料构建 | 第37-41页 |
·植物基因表达组织定位和亚细胞定位实验 | 第41-42页 |
·验证蛋白间互作的实验方法 | 第42-44页 |
·转基因材料的获得(农杆菌转化法) | 第44-46页 |
·转基因材料的获得(基因枪转化法) | 第46-47页 |
·转基因材料的鉴定 | 第47-48页 |
·低钾水培实验水稻钾含量测定 | 第48-50页 |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实验 | 第50-56页 |
·HEK293细胞膜片钳实验 | 第56-59页 |
·HEK293细胞Western Blot检测 | 第59-61页 |
·拟南芥根细胞膜片钳实验 | 第61-63页 |
·水稻根细胞膜片钳实验 | 第63-64页 |
·水稻根组织非损伤测离子流速方法 | 第64-66页 |
·实验中所用到的引物序列 | 第66-71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106页 |
·OsAKT1组织表达分布及OsAKT1蛋白亚细胞定位 | 第71-73页 |
·OsAKT1主要在根部表达 | 第71-72页 |
·OsAKT1在质膜定位 | 第72-73页 |
·osakt1突变体根组织钾离子内流速度低于Dongjin材料 | 第73-74页 |
·osakt1突变体根细胞原生质体的内向钾电流小于Dongjin材料 | 第74-76页 |
·水稻根细胞原生内向钾离子电流记录 | 第74-76页 |
·osakt1/OsAKT1恢复突变材料能回复osaktl突变体的低钾敏感表型 | 第76-79页 |
·osakt1/OsAKT1恢复突变材料准备 | 第76页 |
·osakt1/OsAKT1恢复突变材料的低钾表型观察 | 第76-77页 |
·osakt1/OsAKT1恢复突变材料生物量、钾含量的测定 | 第77页 |
·osaktHOsAKTl恢复突变材料根细胞原生质体膜片甜实验 | 第77-79页 |
·利用异源系统验证OsAKT1的钾吸收功能 | 第79-83页 |
·akt1/OsAKT1材料根细胞原生质体内向钾电流分析 | 第79-81页 |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检测不到OsAKT1钾离子通道活性 | 第81-82页 |
·HEK293细胞中能检测到OsAKT1内向钾通道活性 | 第82-83页 |
·OsCIPK23与OsAKT1、OsCBL1均能互作 | 第83-84页 |
·OsCBL1与OsCIPK23不能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激活OsAKT1 | 第84-86页 |
·OsCIPKs与OsAKT1、OsCBL1的蛋白互作检测 | 第86-88页 |
·OsCIPKs与OsAKT1胞内区酵母互作分析 | 第86-87页 |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检测OsCIPK3、9、19与OsAKT1的蛋白互作 | 第87-88页 |
·OsCIPK3、9、19、23不能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激活OsAKT1 | 第88-89页 |
·OsCBL1与OsCIPK23一起表达能在HEK293细胞中增增强OsAKT1钾离子通道活性 | 第89-92页 |
·OsCBL1与OsCIPK23能增强OsAKT1的内向钾电流 | 第89-90页 |
·OsCBL1、OsCIPK23对OsAKT1通道活性及特性的影响 | 第90-92页 |
·OsCIPK19也能与OsCBL1一起在HEK293细胞中增强OsAKT1钾离子通道活性 | 第92-93页 |
·OsAKT1通道调控机制的特殊性 | 第93-99页 |
·细胞内Ca~(2+)离子浓度对于OsAKT1活性的影响 | 第99-101页 |
·水稻稻瘟病无毒蛋白AvrX对OsAKT1的影响 | 第101-106页 |
·AvrX对OsAKT1通道活性及特性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AvrX对OsAKT1的影响 | 第103-106页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第106-115页 |
·Os01g0648000是拟南芥AKT1在水稻中同源基因OsAKT1 | 第106-107页 |
·OsAKT1在水稻钾离子吸收中的作用 | 第107页 |
·OsAKT1 N端序列分析 | 第107-110页 |
·OsAKT1-N不能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被OsCBL1-OsCIPK23调控介导内向钾电流 | 第108页 |
·OsAKT1-N在HEK293细胞中具有钾通道活性 | 第108页 |
·OsAKT1-N能与OsCIPK23互作 | 第108页 |
·OsAKT1-N在HEK293细胞中能被OsCBL1-OsCIPK23调控增强钾通道活性 | 第108-110页 |
·OsAKT1能在极低钾离子浓度下介导钾离子内流 | 第110-112页 |
·OsAKT1与水稻稻瘟病之间的关系 | 第112-113页 |
·结论 | 第113页 |
·展望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32页 |
致谢 | 第132-134页 |
个人简历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