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开采论文--煤矿开采论文--地下开采方法论文

国投大同塔山煤矿近距离特厚煤层的开采方法研究

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6-7页
详细摘要第7-10页
Detailed Abstract第10-15页
1 绪论第15-27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16-22页
     ·近距离煤开采的矿山压力理论研究现状第16-18页
     ·厚煤开采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区段煤柱留设宽度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还存在的主要难题第22-23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24-27页
     ·论文主要研究思路第24页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第24-27页
2 工程背景及煤岩力学性质分析第27-59页
   ·论文研究的工程背景第27-41页
     ·矿理概况第27-29页
     ·矿区质概况第29-33页
     ·煤情况分析第33-34页
     ·矿生产现状分析第34-37页
     ·开采技术条件分析第37-41页
   ·煤岩力学性质分析第41-58页
     ·煤岩体岩石力学参数定第42-50页
     ·煤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分析第50-57页
     ·煤岩力学性质分析小结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3 特厚煤层的回采工艺及技术装备选型第59-75页
   ·特厚煤层的回采工艺研究第59-61页
     ·采煤工艺的选取原则第59页
     ·回采工艺的比较分析第59-61页
   ·工作面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第61-68页
     ·合理割煤高度的确定第61-64页
     ·工作面合理长度确定第64-67页
     ·工作面合理推进长度第67-68页
     ·采煤截深的确定第68页
   ·工作面主要技术装备选型研究第68-74页
     ·支架工作阻力确定第68-73页
     ·主要技术装备选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4 近距离特厚煤层开采的采区巷道布置第75-105页
   ·煤柱载荷对底板的作用力分析第75-79页
     ·煤柱支承压力的分布式第75-76页
     ·支承压力在板传播式第76-78页
     ·煤柱板应力简模第78-79页
   ·已采煤层煤柱对底板的破坏深度分析第79-92页
     ·国投塔山煤矿 2 号煤煤柱留设情况第79-80页
     ·数值模拟计算模的建立第80-82页
     ·煤柱对板破坏深度影响的模拟研究第82-92页
     ·数值模拟分析小结第92页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区段煤柱留设宽度研究第92-104页
     ·确定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的原则和本思路第93-94页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第94-97页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巷帮侧向煤体完整区的确定第97-98页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留设方案设计第98-103页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宽度的确定第103-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5 大采高综放开采的技术经济分析第105-117页
   ·大采高综放回采工艺的技术经济合理性分析第105-111页
     ·综放开采顶煤冒放性分析第105-108页
     ·国投塔山煤矿产品市场预第108-111页
   ·大采高综放面煤柱留设的技术经济合理性分析第111-114页
     ·大采高综放面煤柱留设的技术合理性分析第111-112页
     ·大采高综放面煤柱留设的济合理性分析第112-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17-119页
   ·主要结论第117页
   ·论文创新点第117-118页
   ·论文的研究展望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3页
致谢第123-124页
作者简介第124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倾角煤层综采面围岩活动规律与支架适应性研究
下一篇:水垫带式输送机承载能力的理论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