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聚合类树脂及塑料论文--聚烯烃类及塑料论文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及其应用于PVC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研究背景第11-14页
     ·聚氯乙烯的结构及性能第11-12页
     ·聚氯乙烯的种类第12-13页
     ·聚氯乙烯的用途第13页
     ·聚氯乙烯的缺陷第13-14页
   ·聚氯乙烯的增韧改性第14-18页
     ·弹性体增韧机理第14-15页
     ·弹性体增韧研究进展第15-16页
     ·刚性粒子增韧机理第16-17页
     ·刚性粒子增韧研究进展第17-18页
     ·弹性体与刚性粒子增韧比较第18页
   ·纳米碳酸钙增韧PVC第18-22页
     ·纳米CaCO_3增韧PVC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纳米CaCO_3增韧PVC的缺陷第19-20页
     ·纳米CaCO_3的表面改性第20-21页
     ·改性方法综合比较第21-22页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2-24页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第22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主要创新思路第23-24页
第2章 改性剂的制备及选择第24-42页
   ·引言第24页
   ·实验部分第24-28页
     ·实验试剂第24-25页
     ·实验设备第25页
     ·改性剂的合成第25-26页
     ·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第26-27页
     ·PVC/CaCO_3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7-28页
   ·分析与测试第28-29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28页
     ·酯化率的测量第28页
     ·透射电镜(TEM)第28页
     ·力学性能测试第28-29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断面扫描第29页
     ·接触角第29页
     ·塑化性能第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40页
     ·单体、温度的选择第29-30页
     ·酯化率第30-31页
     ·纳米碳酸钙粒子的红外谱图第31-32页
     ·改性纳米碳酸钙的TEM分析第32-34页
     ·纳米碳酸钙粒子的接触角第34-35页
     ·塑化性能第35-36页
     ·不同改性纳米粒子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6-39页
     ·SEM断面扫描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3章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第42-50页
   ·引言第42页
   ·实验部分第42-43页
     ·实验试剂第42页
     ·实验设备第42页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第42-43页
   ·分析与测试第43页
     ·热失重分析第43页
     ·吸油值测试第43页
     ·沉降体积第43页
     ·接触角第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49页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工艺第44页
     ·改性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44-45页
     ·改性pH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45页
     ·改性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45-46页
     ·改性剂用量与纳米碳酸钙粒子表面的变化第46-48页
     ·纳米碳酸钙粒子TG的变化第48页
     ·纳米碳酸钙粒子沉降体积的变化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第4章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50-67页
   ·引言第50页
   ·实验部分第50-51页
     ·实验试剂第50页
     ·实验设备第50页
     ·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0-51页
   ·分析与测试第51页
     ·冲击性能测试第51页
     ·拉伸性能测试第51页
     ·弯曲性能测试第51页
     ·SEM断面形貌分析第51页
   ·结果与分析第51-65页
     ·不同改性剂对PVC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第51-52页
     ·PAD用量对PVC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2-54页
     ·PAD-CaCO_3添加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4-57页
     ·PAD-CaCO_3添加量对断裂伸长率的影响第57-58页
     ·拉伸断面SEM观察第58-59页
     ·冲击断面SEM扫描第59-61页
     ·基体韧性对复合材料的影响第61-62页
     ·不同碳酸钙粒子对PVC力学性能影响第62-63页
     ·加工条件对PAD/PVC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第63-65页
   ·结论第65-67页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67-69页
   ·全文总结第67-68页
     ·改性剂的制备及选择第67页
     ·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第67页
     ·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7-68页
   ·主要创新点第68页
   ·全文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6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专利汇总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螺旋三叶管油冷却器的传热及压降性能研究
下一篇:费托合成微反应器催化剂载体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