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13页 |
·立题依据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沼气中二氧化碳脱除的意义 | 第13-15页 |
·能源危机与可再生能源 | 第13-14页 |
·沼气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 第14页 |
·各国对沼气工程的研究 | 第14-15页 |
·中国沼气工业发展现状 | 第15页 |
·二氧化碳的综合运用 | 第15-16页 |
·CO_2在工业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CO_2在农业上的应用 | 第16页 |
·CO_2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 第16页 |
·沼气提纯技术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加压水洗法 | 第16-17页 |
·吸附法 | 第17-18页 |
·膜分离法 | 第18-19页 |
·化学吸收法 | 第19页 |
·其它分离方法 | 第19-20页 |
·有机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机理 | 第20-22页 |
·穿梭机理和两性离子机理 | 第20-21页 |
·伯胺、仲胺吸收二氧化碳机理 | 第21页 |
·叔胺吸收二氧化碳机理 | 第21页 |
·位阻胺吸收二氧化碳机理 | 第21-22页 |
·二氧化碳的双相吸收研究 | 第22-23页 |
·现有化学吸收法的缺点 | 第22页 |
·双相吸收剂的研究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3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第25-31页 |
·实验装置与流程 | 第25-27页 |
·双搅拌釜反应吸收装置 | 第25-26页 |
·再生装置 | 第26-27页 |
·试剂与分析方法 | 第27-31页 |
·实验气体与试剂 | 第27页 |
·二氧化碳含量测定 | 第27-28页 |
·二氧化碳吸收速率测定 | 第28-29页 |
·其它测试分析方法 | 第29-31页 |
4 二氧化碳双相吸收溶液的研究 | 第31-51页 |
·双相吸收溶液 | 第31-33页 |
·两相中二氧化碳的分配 | 第33-35页 |
·甲烷与氮气对吸收的影响 | 第33-34页 |
·溶剂乙醇对混合气的吸收 | 第34页 |
·CO_2在吸收液中的分布 | 第34-35页 |
·固体产物的表征 | 第35-37页 |
·TETA乙醇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 | 第37-43页 |
·TETA对二氧化碳吸收速率 | 第37-38页 |
·吸收量和吸收负荷的研究 | 第38-39页 |
·温度对TETA吸收二氧化碳的影响 | 第39-40页 |
·常见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比较 | 第40-41页 |
·反应过程的推测 | 第41-43页 |
·TETA吸收产物的再生温度与吸收再生循环研究 | 第43-45页 |
·TETA乙醇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动力学 | 第45-47页 |
·动力学区域的确定方法 | 第45-46页 |
·TETA乙醇溶液 | 第46-47页 |
·吸收反应传质增强因子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5 混合烯胺乙醇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 | 第51-57页 |
·DETA/TEPA单一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 | 第51-53页 |
·DETA/TETA/TEPA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 第51-52页 |
·吸收量和氨基负荷的研究 | 第52-53页 |
·TETA/TEPA混合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 第53-56页 |
·TETA/TEPA混合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 | 第53-55页 |
·TETA/TEPA混合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容量及氨基负荷 | 第55-56页 |
·TETA/TEPA混合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吸收增强因子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建议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