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民调解机制研究--以珠三角某欠发达地区为分析个案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选题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8-9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1-14页 |
·调解的一般理论 | 第11-12页 |
·人民调解的一般理论 | 第12-14页 |
第2章 农村人民调解机制实证调查 | 第14-28页 |
·个案选取背景解析 | 第14-16页 |
·个案基本情况介绍 | 第14-15页 |
·个案选取原因解析 | 第15页 |
·个案调查研究说明 | 第15-16页 |
·转型期农村民间纠纷形态特点 | 第16-20页 |
·纠纷主体多元化 | 第16-17页 |
·纠纷类型多样化 | 第17-18页 |
·纠纷起因利益化 | 第18-19页 |
·纠纷表现剧烈化 | 第19-20页 |
·农村人民调解机制现状 | 第20-28页 |
·农村人民调解的组织和队伍现状 | 第20-21页 |
·农村人民调解机制的运行现状 | 第21-25页 |
·农村“大调解”机制的运行现状 | 第25-28页 |
第3章 农村人民调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28-35页 |
·农村人民调解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8-33页 |
·农村人民调解的组织和队伍问题 | 第28-29页 |
·农村人民调解的制度问题 | 第29-32页 |
·人民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衔接联动问题 | 第32-33页 |
·成因分析 | 第33-35页 |
·主观原因 | 第33页 |
·客观原因 | 第33-35页 |
第4章 农村人民调解机制的改革路径 | 第35-42页 |
·加强农村人民调解的组织和队伍建设 | 第35-36页 |
·健全农村人民调解组织 | 第35页 |
·壮大农村人民调解队伍 | 第35-36页 |
·加强农村人民调解的制度建设 | 第36-40页 |
·推进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 | 第36-37页 |
·明确人民调解适用范围 | 第37-38页 |
·增强人民调解协议确定性 | 第38页 |
·加大人民调解经费保障 | 第38-39页 |
·强化指导和监督 | 第39-40页 |
·加强人民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衔接联动 | 第40-42页 |
·完善人民调解与“大调解”的衔接联动机制 | 第40页 |
·完善人民调解与诉讼的衔接联动机制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