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自由基高级氧化技术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污泥问题及其环境影响 | 第10页 |
| ·污泥的厌氧消化 | 第10-12页 |
| ·厌氧消化的原理 | 第10-11页 |
| ·厌氧消化的特点 | 第11页 |
| ·污泥厌氧消化存在的问题及污泥预处理的意义 | 第11-12页 |
| ·污泥预处理技术研究概况 | 第12-19页 |
| ·物理法 | 第12-14页 |
| ·冷冻融化处理法 | 第12页 |
| ·热处理法 | 第12-13页 |
| ·超声波处理法 | 第13页 |
| ·高压喷射法 | 第13-14页 |
| ·微波法 | 第14页 |
| ·化学法 | 第14-17页 |
| ·臭氧氧化法 | 第14-15页 |
| ·碱解处理法 | 第15-16页 |
| ·氯气氧化法 | 第16页 |
| ·湿式氧化法 | 第16-17页 |
| ·生物法 | 第17-18页 |
| ·生物酶法 | 第17页 |
| ·生物强化法 | 第17-18页 |
| ·联合处理法 | 第18-19页 |
| ·热-碱联合法 | 第18页 |
| ·热-H_2O_2联合法 | 第18页 |
| ·微波-碱联合法 | 第18页 |
| ·微波-H_2O_2联合法 | 第18-19页 |
| ·超声波-碱联合法 | 第19页 |
| ·硫酸自由基技术 | 第19-21页 |
| ·硫酸自由基的产生 | 第19-20页 |
| ·基于硫酸自由基的氧化剂的应用 | 第20-21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 第21-22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硫酸自由基预处理剩余污泥 | 第22-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23-26页 |
|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页 |
|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33页 |
| ·反应时间对污泥分解效果的影响 | 第26-27页 |
| ·反应温度对污泥分解效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 ·K_2S_2O_8投加量对污泥分解效果的影响 | 第28页 |
| ·处理后污泥上清液中各项指标的变化 | 第28-33页 |
| ·SCOD浓度的变化 | 第29页 |
| ·TP浓度的变化 | 第29-30页 |
| ·TN浓度的变化 | 第30-31页 |
| ·NH_4~+-N浓度的变化 | 第31-32页 |
| ·蛋白质浓度的变化 | 第32-33页 |
| ·多糖浓度的变化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预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 第35-49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40页 |
| ·实验装置 | 第35-36页 |
|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 ·实验试剂 | 第37-38页 |
|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 ·污泥预处理方法 | 第38页 |
| ·接种污泥的培养 | 第38页 |
| ·厌氧消化实验方法 | 第38页 |
| ·污泥中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方法 | 第38-39页 |
| ·污泥中碱度的测定方法 | 第39-40页 |
| ·其他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4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 ·预处理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厌氧消化过程中日产气量的变化 | 第41-42页 |
| ·厌氧消化过程中累积产气量的变化 | 第42-43页 |
| ·厌氧消化过程中VSS的变化 | 第43-44页 |
| ·厌氧消化过程中SCOD的变化 | 第44-45页 |
| ·厌氧消化过程中TCOD的去除率 | 第45-46页 |
| ·厌氧消化过程中VFA的变化 | 第46页 |
| ·厌氧消化过程中碱度的变化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