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流器EMI滤波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的背景、方法及现状 | 第9-13页 |
·电磁干扰抑制技术产生的背景 | 第9-10页 |
·电磁干扰抑制方法 | 第10页 |
·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EMI 滤波器介绍 | 第13页 |
·无源 EMI 滤波器 | 第13页 |
·有源 EMI 滤波器 | 第13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无源器件高频建模 | 第15-24页 |
·电阻器 | 第15-16页 |
·电容器 | 第16-19页 |
·电容器高频等效模型 | 第16-18页 |
·电容器寄生参数的测量 | 第18-19页 |
·电感器 | 第19-23页 |
·电感器高频等效模型 | 第19-20页 |
·磁性材料对电感器的影响 | 第20-22页 |
·电感器等效串联电阻 ESR 的提取 | 第22-23页 |
·电感器电感值 L 的提取 | 第23页 |
·电感器等效串联电容 Cp 的提取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无源 EMI 滤波器分析 | 第24-39页 |
·无源 EMI 滤波器的构造类型与应用 | 第24-26页 |
·无源 EMI 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 第24页 |
·典型结构的无源 EMI 滤波器 | 第24-25页 |
·无源 EMI 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 第25-26页 |
·无源 EMI 滤波器等效电路分析 | 第26-28页 |
·单级型 EMI 滤波器差模模型分析 | 第26-28页 |
·单级型 EMI 滤波器共模模型分析 | 第28页 |
·元件自身寄生参数对无源 EMI 滤波性能的影响 | 第28-32页 |
·元件自身寄生参数对差模 EMI 滤波器的影响 | 第29-31页 |
·元件自身寄生参数对共模 EMI 滤波器的影响 | 第31-32页 |
·无源 EMI 滤波器的设计 | 第32-38页 |
·无源 EMI 滤波器的选取 | 第32-35页 |
·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有源 EMI 滤波器 | 第39-55页 |
·有源 EMI 滤波器 | 第39-40页 |
·有源 EMI 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 第39页 |
·有源 EMI 滤波器的分类 | 第39-40页 |
·有源 EMI 滤波器的设计 | 第40-45页 |
·检测电路的设计 | 第40-43页 |
·放大电路的设计 | 第43-44页 |
·电流耦合电路的设计 | 第44-45页 |
·有源 EMI 滤波器建模 | 第45-52页 |
·有源 EMI 滤波器等效电路模型 | 第45-46页 |
·受控源等效支路阻抗变换原理 | 第46-47页 |
·有源 EMI 滤波器等效支路阻抗变换 | 第47-51页 |
·混合型 EMI 滤波器传递函数模型 | 第51-52页 |
·有源 EMI 滤波器的仿真研究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逆变器 EMC 技术 | 第55-67页 |
·PWM 调制方式对逆变器 EMI 的影响 | 第55-60页 |
·轮换高低频桥臂 PWM 调制方式分析 | 第56-58页 |
·固定高低频桥臂 PWM 调制方式分析 | 第58页 |
·两种 PWM 方式下共模电流的比较 | 第58-60页 |
·三相逆变电路中有源 EMI 滤波器的应用研究 | 第60-63页 |
·三相逆变电路中有源 EMI 滤波器的应用 | 第60-61页 |
·三相逆变电路中有源 EMI 滤波器的设计 | 第61-63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有源 EMI 滤波器对共模电流 icm的影响 | 第64-65页 |
·有源 EMI 滤波器对传导 EMI 的影响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7页 |
·今后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参数文献 | 第69-72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