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引言 | 第7-17页 |
|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 第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7页 |
| ·概念界定与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7-15页 |
| ·概念界定 | 第7-11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7页 |
|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 2 萌芽时期——1636 年至 19 世纪 70 年代 | 第17-21页 |
| ·历史背景 | 第17-18页 |
| ·美国学务指导制度出现的缘由 | 第18-21页 |
| 3 专业化发展雏形——19 世纪 70 年代至 20 世纪 70 年代 | 第21-30页 |
| ·学务指导的目标确定 | 第21页 |
| ·学务指导者出现专业化趋势 | 第21-23页 |
| ·学务指导内容逐步拓宽 | 第23-24页 |
| ·个案分析:19-20 世纪哈佛大学学务指导制度的发展 | 第24-29页 |
| ·理念 | 第25-26页 |
| ·目标 | 第26页 |
| ·内容 | 第26-27页 |
| ·运行方式 | 第27-28页 |
| ·成就与评价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4 专业化发展时期——20 世纪 70 年年代至今 | 第30-44页 |
| ·学务指导机构设置 | 第30-31页 |
| ·学务指导的检验与评估出现 | 第31-33页 |
| ·规范性的学务指导与开放性的学务指导 | 第31-32页 |
| ·七种学务指导模式 | 第32-33页 |
| ·学务指导方式多样化 | 第33-39页 |
| ·专业教师指导(faculty advising) | 第33-34页 |
| ·职业的指导者、辅导员、同行顾问等多样化的指导队伍 | 第34-38页 |
| ·分组指导 | 第38-39页 |
| ·网络信息技术指导 | 第39页 |
|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学务指导制度的特点 | 第39-42页 |
| ·理念 | 第40页 |
| ·目标 | 第40页 |
| ·内容 | 第40-41页 |
| ·运行方式 | 第41-42页 |
| ·成就与评价 | 第42页 |
| ·小结 | 第42-44页 |
| 5 影响美国学务指导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44-47页 |
| ·高等教育的发展 | 第44-45页 |
| ·学科专业知识的发展与应用 | 第45-46页 |
| ·科学技术的发展 | 第46-47页 |
| 6 结论与启示 | 第47-50页 |
| ·结论 | 第47页 |
| ·美国高校学务指导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 第47-50页 |
| ·加强高校各学生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 | 第47-48页 |
| ·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 | 第48页 |
| ·重视研究生与本科生辅助人员的作用 | 第48页 |
| ·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 | 第48-49页 |
| ·设置指导中心或办公室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