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施工管理论文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参与方协调管理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研究的背景第12-13页
     ·研究的目的第13页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研究现状评述第18-19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第19-21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页
     ·研究的方法第19-20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0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20-21页
   ·本章小节第21-22页
第2章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参与方协调管理分析第22-37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22-26页
     ·组织管理理论第22-23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3-25页
     ·协调管理理论第25-26页
   ·建设项目参与方关系分析第26-28页
     ·建设项目参与方的关系的界定与分类第26-27页
     ·项目参与方之间协调关系的分类第27-28页
   ·典型项目管理模式下参与方之间的协调管理分析第28-32页
     ·传统模式第28-29页
     ·项目总承包模式第29页
     ·CM 模式第29-30页
     ·BOT 模式第30-31页
     ·设计—施工模式第31页
     ·设计—管理模式第31-32页
   ·常见的业主方管理组织结构基本形式第32-36页
     ·直线型项目管理组织形式第32-34页
     ·职能式项目管理组织形式第34页
     ·矩阵式项目管理组织形式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参与方协调管理体系第37-51页
   ·参与方协调管理体系第37-39页
     ·参与方协调管理体系总体思路第37-38页
     ·参与方协调管理体系概念模型第38-39页
   ·参与方协调管理的流程第39-43页
     ·建设项目结构分解第39-40页
     ·建设项目合同结构第40页
     ·建设项目工作流程图第40-41页
     ·协调管理中心第41-43页
   ·参与方协调管理机制第43-47页
     ·决策机制第43页
     ·沟通机制第43-45页
     ·协作机制第45页
     ·激励机制第45-46页
     ·约束机制第46页
     ·协调管理机制的运行第46-47页
   ·参与方协调管理信息系统第47-50页
     ·参与方协调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原则第47页
     ·参与方协调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第47-49页
     ·建设项目参与方协调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分析第49-50页
   ·本章小节第50-51页
第4章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参与方协调管理评价第51-62页
   ·参与方协调管理效果评价第51-59页
     ·参与方协调管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第51-55页
     ·评价指标体系第55-57页
     ·层次分析法应用第57-59页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第59-61页
   ·本章小节第61-62页
第5章 案例分析第62-75页
   ·项目概况第62-64页
     ·项目简介第62页
     ·项目特点第62-63页
     ·项目目标第63页
     ·项目主要参与方第63-64页
   ·项目参与方之间关系的确定第64-69页
     ·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与管理组织结构形式第64-65页
     ·项目结构分解第65-67页
     ·项目合同结构第67-68页
     ·项目管理工作流程第68-69页
   ·参与方协调管理流程与机制第69-70页
   ·参与方协调管理信息系统第70页
     ·协调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输入第70页
     ·协调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第70页
   ·施工阶段参与方协调管理效果评价第70-74页
     ·计算指标权重第71-72页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第72-74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74页
   ·本章小节第74-75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75-76页
   ·结论第75页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DCA的远洋公馆项目质量管控研究
下一篇:基于代建制的政府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