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儿童绘画与儿童绘画语言 | 第8-13页 |
·儿童绘画与儿童绘画语言的概念 | 第8-9页 |
·儿童绘画与绘画的区别与联系 | 第9-11页 |
·儿童绘画的特点 | 第11-13页 |
·研究目标及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儿童绘画的缘起和发展 | 第14-29页 |
·儿童绘画心理及符号认知发展 | 第14-23页 |
·儿童绘画心理分析 | 第14-21页 |
·从动手操作到符号创造 | 第21-23页 |
·儿童绘画语言的特征及表现方式 | 第23-29页 |
·结构性编排形状策略 | 第23-24页 |
·抛弃透明形状 | 第24-26页 |
·形状独立的界限 | 第26-27页 |
·运动的表现 | 第27-28页 |
·色彩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儿童绘画中的“言”、“象”、“意” | 第29-40页 |
·儿童绘画与符号语言的表征系统 | 第29-34页 |
·“无序”的表达 | 第29-30页 |
·对形状的发现 | 第30-31页 |
·曼陀罗与“太阳” | 第31-32页 |
·蝌蚪人 | 第32-33页 |
·非人形态及类人形态 | 第33-34页 |
·言——象——意(绘画、语言与其连接纽带——意义) | 第34-40页 |
·儿童绘画与语言的“对话” | 第34-37页 |
·抽象的文字与具象的图像 | 第37-40页 |
第四章 当代绘画艺术和儿童绘画 | 第40-55页 |
·“看似”一张儿童画 | 第40-49页 |
·结构与解构 | 第40-47页 |
·似是而非(大师与儿童绘画在绘画语言上的比较与分析) | 第47-49页 |
·“看图说话” | 第49-55页 |
·图像——文字——图像 | 第49-52页 |
·图像的“回归”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