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5页 |
| 1 前言 | 第15-33页 |
|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6-28页 |
| ·锂离子电池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 ·负极材料的发展 | 第17-18页 |
| ·锰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 | 第18-19页 |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锂锰氧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 | 第20-24页 |
| ·层状LiMnO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24-26页 |
| ·层状LiMnO_2的掺杂改性研究 | 第26-28页 |
| ·超级电容器概述 | 第28-32页 |
| ·超级电容器的原理 | 第28-30页 |
| ·锰氧化物电容器电极材料 | 第30-32页 |
|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32-33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33-39页 |
| ·锂离子电池装配及所需药品 | 第33-34页 |
| ·锂离子电池装配所需药品及仪器 | 第33-34页 |
| ·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 第34-36页 |
| ·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 | 第34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4-35页 |
| ·透射电镜分析 | 第35页 |
| ·比表面积分析 | 第35页 |
| ·红外分析 | 第35页 |
| ·ICP-AES测量 | 第35-36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6-39页 |
| ·电极制备与电池和电容器装配 | 第36-37页 |
| ·循环伏安行为研究 | 第37页 |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7-38页 |
|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38-39页 |
| 3 Mn_2O_3的合成及电化学特性的研究 | 第39-56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54页 |
| ·制备Mn_2O_3所需试剂 | 第39页 |
| ·Mn_2O_3的制备 | 第39-40页 |
| ·Mn_2O_3的表征 | 第40-44页 |
| ·Mn_2O_3储锂性能 | 第44-50页 |
| ·Mn_2O_3的电容器特性 | 第50-54页 |
| ·结论 | 第54-56页 |
| 4 o-LiMnO_2的合成、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6-78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实验部分 | 第56-68页 |
| ·o-LiMnO_2合成所需药品 | 第56页 |
| ·o-LiMnO_2的合成 | 第56-57页 |
| ·o-LiMnO_2的合成条件和表征 | 第57-59页 |
| ·LiMn_2O_4的合成 | 第59-61页 |
| ·o-LiMnO_2的Al掺杂改性合成条件及表征 | 第61-68页 |
| ·o-LiMnO_2和LiMn_2O_4电化学性能 | 第68-71页 |
| ·循环伏安行为 | 第68-69页 |
| ·充放电曲线 | 第69-70页 |
| ·交流阻抗EIS谱图 | 第70-71页 |
| ·掺杂Al系列 | 第71-76页 |
| ·充放电平台曲线 | 第71-72页 |
| ·交流阻抗EIS分析 | 第72-76页 |
| ·结论 | 第76-78页 |
| 5 CNT负载o-LiMnO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78-86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合成碳纳米管负载o-LiMnO_2合成药品 | 第78页 |
| ·水热法制备CNT-C-C和碳纳米管负载o-LiMnO_2 | 第78-79页 |
| ·CNT负载o-LiMnO_2的制备与表征 | 第79-83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83-85页 |
| ·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 | 第83-84页 |
| ·交流阻抗谱图分析 | 第84页 |
| ·充放电曲线 | 第84-85页 |
| ·小结 | 第85-86页 |
| 6 结论和展望 | 第86-89页 |
| ·结论 | 第86-87页 |
| ·展望 | 第87-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9页 |
| 攻硕期间接收和待发的论文和专利 | 第99-100页 |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