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支护数值分析及方案比选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土钉支护技术的发展过程与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土钉支护技术介绍 | 第10页 |
| ·土钉支护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 ·土钉支护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 第15-19页 |
|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的出现 | 第15-16页 |
|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的形式和应用 | 第16-17页 |
|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第17-19页 |
| ·本文研究意义及拟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支护的工作机理分析 | 第21-28页 |
| ·复合土钉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研究 | 第21-25页 |
| ·土钉的作用机理 | 第21-22页 |
| ·面层的作用机理 | 第22页 |
| ·土钉-土体相互作用机理 | 第22-23页 |
| ·土钉-面层-土层相互作用机理 | 第23页 |
| ·锚索的作用机理 | 第23-24页 |
| ·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支护机理 | 第24-25页 |
| ·被支护土体力学参数的改变 | 第25-26页 |
| ·变形模量的变化 | 第25页 |
| ·粘聚力的变化 | 第25-26页 |
| ·内摩擦角的变化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与土体本构模型 | 第28-35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 | 第28-31页 |
| ·强度折减法的定义 | 第28-29页 |
| ·强度折减法的实现方法 | 第29-31页 |
|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边坡破坏判据 | 第31-32页 |
| ·有限元稳定性分析中本构模型的选取 | 第32-33页 |
| ·强度准则的选用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有限元数值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61页 |
| ·概述 | 第35页 |
|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5-40页 |
| ·本构模型的选取 | 第35-36页 |
| ·模型尺寸和边界 | 第36-37页 |
| ·结构单元的选取 | 第37页 |
| ·网格划分 | 第37页 |
| ·施工及支护过程的模拟 | 第37-40页 |
| ·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支护边坡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59页 |
| ·岩土体自身条件影响 | 第41-47页 |
| ·不同土钉长度的影响 | 第47-51页 |
| ·不同倾角布置的影响 | 第51-54页 |
| ·不同锚索预应力大小的影响 | 第54-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支护方案比选分析 | 第61-75页 |
| ·边坡工程概况 | 第61-63页 |
| ·边坡环境介绍 | 第61页 |
| ·工程地质条件简述 | 第61-63页 |
| ·边坡支护工程方案设计概述 | 第63-64页 |
| ·方案一:桩锚挡墙 | 第63页 |
| ·方案二: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墙 | 第63-64页 |
| ·有限元模型与参数 | 第64-65页 |
| ·有限元模拟位移对比 | 第65-69页 |
| ·方案一位移分析 | 第65-67页 |
| ·方案二位移分析 | 第67-69页 |
| ·有限元模拟轴力分析 | 第69-72页 |
| ·方案一中各荷载步应力分析 | 第69-71页 |
| ·方案二中各荷载步应力分析 | 第71-72页 |
|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稳定系数 | 第72-74页 |
| ·强度折减法的极限状态判据 | 第72页 |
| ·方案一计算边坡稳定系数 | 第72-73页 |
| ·方案二计算边坡稳定系数 | 第73-74页 |
| ·支护方案选择 | 第74-75页 |
| ·位移比较 | 第74页 |
| ·内力比较 | 第74页 |
| ·安全系数比较 | 第74-7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 ·结论 | 第75页 |
| ·展望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