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述评 | 第14页 |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理论阐释 | 第16-22页 |
·突发公共事件的含义 | 第16-18页 |
·突发公共事件的内涵 | 第16页 |
·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 | 第16-17页 |
·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 | 第17-18页 |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界定 | 第18-20页 |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内涵 | 第18-19页 |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 | 第19页 |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要素 | 第19-20页 |
·完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应对日渐频发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前提 | 第20-21页 |
·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客观要求 | 第21页 |
·改善应急管理绩效的迫切需要 | 第21-22页 |
第3章 我国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2-31页 |
·城市公共突发应急管理体制的现状 | 第22-23页 |
·应急管理统一指挥系统初步形成 | 第22页 |
·应急管理机构职能逐步健全 | 第22-23页 |
·应急管理层级间关系初步理顺 | 第23页 |
·应急管理联动体制初见端倪 | 第23页 |
·城市突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缺乏独立常设的应急协调机构 | 第24页 |
·应急管理责任和监督体制不完善 | 第24页 |
·应急办与应急统一指挥中心职能重叠 | 第24-25页 |
·应急管理社会力量参与程度不高 | 第25页 |
·我国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所存问题的原因 | 第25-27页 |
·决策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念落后 | 第25-26页 |
·上下级、部门间沟通交流机制不健全 | 第26页 |
·应急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26页 |
·机构之间责、权、利的不明确 | 第26-27页 |
·案例分析 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故应急管理 | 第27-31页 |
·案例基本情况介绍 | 第27页 |
·事件处置中应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事件处置的教训及启示 | 第28-31页 |
第4章 国外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及其借鉴 | 第31-36页 |
·美国纽约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 | 第31-32页 |
·日本东京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 | 第32页 |
·英国伦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 | 第32-33页 |
·国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经验借鉴 | 第33-36页 |
·构建了城市应急管理的社会整体联动系统 | 第34页 |
·构建跨地区的应急救援网络体系 | 第34页 |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 第34-35页 |
·健全的信息披露机制 | 第35-36页 |
第5章 完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对策 | 第36-40页 |
·建立应急管理的常设性机构及统一指挥体制 | 第36页 |
·处理好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办及各专业部门之间的统筹关系 | 第36-37页 |
·完善应急管理职能部门,实施全过程应急管理 | 第37页 |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责任和监督机制 | 第37-38页 |
·健全法律法规,为应急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 第38页 |
·建立和完善社会参与型的应急管理体制 | 第38-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44页 |